坦言集:立法引外援

在香港流感潮中,公立醫院人滿為患,病房爆滿,醫護人員受到重壓,其中不知有多少病人遭受不應有的病患痛苦、乃至延誤失救的情況發生。

由於社會各方責備,政府與醫管局再不敢忽視,醫生組織的既得利益集團也不敢公然抗拒引進海外合資格醫生來紓解當前日積月累的醫護人手不足困難。有個別醫生卸責於新移民,意圖訴諸反共與港獨情緒來反對引進醫護,卻同時反映出他們實在也沒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可作反對。

要說政策需要社會的共識,醫護人手不足帶來的公營醫療機構危機,社會主流便已達致共識,要求引進合資格的海外醫生。政策執行還需要在細節上作出解釋、安排,但是不可能再讓特區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團藉故拖延抗拒。

現時政府應成立有關政策落實的機構,若特首林鄭月娥重視,甚至可以成立跨部門的專責小組,自己親自主持,雷厲風行,在短期內制訂具體政策草案,切實推行。若她不願意面對風浪,也可以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主持,草擬政策。

特區政府素來為人所詬病的是做事拖拉,特別是一涉及既得利益的時候,便找各種藉口方法來作推搪。公營醫療體系問題已是長期的大患,政府從來都不願意應對。今次流感潮觸發起社會普遍的不滿,紓解方法只有一條,便是增加人手,引進外援即成共識。以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是否還是無恥地頑抗呢?

因此,社會與媒體乃至立法會,都不應該讓政府只說不做,甚至不說不做,而應該逼林鄭月娥拿出愛心、良心和決心來,在現有的體制程序之內,加快建立起政策草擬制訂的工作,把引進外援醫生紓解香港病患痛苦失救問題盡快變成事實。

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緩,林鄭月娥等特區高官與醫管局的領導層應該親自到公立醫院看看急症室是怎樣擠擁,專科病人看病覆診檢查是怎樣以年度為期地忍着痛、冒着病情惡化的風險在排期等待。

官員們與既得利益者們好應有同理心,即使你們富貴,有私家醫院照顧,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是否你們獨無?事實上,病人眾多的公營醫療機構是醫療科研的最佳地方,也是培訓優越醫護人員的場所。多了醫護人員,減輕他們的壓力,引進外援,增添更多醫療技術,對醫療效果更會提高,既可應對本港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需求上升,更可提升醫療技術,使醫療的效率有更大的改善。香港的公營醫療,不應因為服務窮人而故意讓其出現種種問題而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