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如果中美貿易談判無法達成協議,中國經濟勢必受到進一步衝擊,成為最大輸家。是耶?非耶?有英國傳媒提出另類觀點,認為即使談判不歡而散,對中國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中國需要的是雙贏協議,沒有必要為達成協議而不惜代價。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觀點不是沒有道理。美國已不滿足於先期確定的貿易平衡目標,而是更多聚焦於中國的產業政策尤其是科技方面,不管中國如何妥協、如何退讓、如何增購美國產品,都無法令華府滿意和收手。相反,他們必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在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挑起事端,務求全方位遏制中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雙方達成貿易協議,也未必值得高興,因為這極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歷史經驗告訴人們,當美國發現自己競爭不過別國時,便會不擇手段,以各種旁門左道打壓對手,當年對付日本如是,現在對付中國亦如是。不同的是,現在中國的實力和體積都遠勝當年的日本,不可能被輕易擊垮,所以老美顯得特別焦慮,特別歇斯底里。君不見,美國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到處搬弄是非,唱衰華為,甚至對歐洲國家百般恐嚇,根本就是爛仔所為,哪有一點大國風範。
對於中國而言,這不只是一場貿易戰,更是關乎國運的博弈,能否達成協議不重要,重要的是達成甚麼協議。有些事情可以退讓,例如增購美國產品、進一步開放市場等等,反正中國確有實際需要,讓一讓無妨;有些事情則退無可退,例如經濟結構改革、「中國製造2025」等等,屬於中國主權範圍,關乎整體國運,豈能任人擺布?總而言之,中國不可能為了促進貿易而改變政治制度,更不可能為了迎合美國而放棄核心利益。美方愈是咄咄逼人,中方愈須堅持原則,只要沉着應戰,守住陣地,保住賴以發展的法寶,就有可能取得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