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急症室常年人滿為患,入住率超過百分之一百已成趨勢,每逢流感高峰期問題更雪上加霜。有立法會議員及關注病人權益組織批評,政府增撥醫療資源「唔到位」,公院醫護前線長期面對困境,壓力爆煲以至流失嚴重,加上當局無心挽留人才,造成惡性循環。面對人口老化政府規劃不足,公營醫療服務供不應求情況恐愈趨嚴重。
流感高峰期間醫院病房逼爆,公立醫療不勝負荷,而專科門診亦是另一重災區。八大專科去年預約新症達八十萬個,輪候時間以年計算,有病人骨刺惡化,需排三年才見醫生,換關節隨時要排十年;有病人白內障手術排兩年半;內科檢查亦排逾六年,暴露公院人手不足情況嚴峻。
事實上,醫護流失率嚴重,過去五年公院全職醫護人員離職人數逐年遞增,上年度全職醫生的流失率為百分之五點八,創下近年新高;全職護士的離職人數在同期由一千多人遞增至一千三百多人。惟培養醫科生至少需時六年,遠水難救近火,而最快見效的方法是引入外援,以解長久的醫療困局。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倣效新加坡,放寬引入海外醫生的招聘機制,如設立全球頂尖醫學院認可名單,來自名單的海外醫生可免考試來港執業。但對於引入外援,政府高層卻稱業界對相關議題未有共識,過去亦因為醫界的強烈抗拒,港府多年前推出的有限註冊醫生政策效果不彰。
近日前線醫護先後集會申訴壓力爆煲,政府為「撲火」緊急宣布額外預留一筆過五億元的撥款,供醫管局應對流感。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急就章」藥石亂投,醫管局目前並非缺錢而是缺人手,所謂撥款根本於事無補。
近年醫生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公立醫院工作環境不理想,政府每年只在流感高峰月份才增加兼職人手,前線醫護長期面臨「百冇」困境,致壓力爆煲。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則表示,公院人手荒問題嚴峻,而政府對人口老化的規劃不足,醫生及病床追不上需求,擔心情況會愈來愈差,恐怕短期之內難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