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坐地輕排球 殘疾者動起來

【本報訊】本港肢體殘疾人士由○七年約十八萬人增至一三年的近三十二萬人,但民政事務處於一六年的研究指,肢體殘疾學生可選擇的體育課程活動類型和數量均減少。為了讓殘疾人士有更多機會做運動,浸大創立一種由傳統殘奧會排球和輕排球改良而成的運動「坐地輕排球」並進行研究,證實此運動可改善殘疾人士的體適能及心理健康。

肢體殘疾人士輕排球干預計劃研究邀請了四十名運動量不足、平均近四十九歲的肢體殘疾人士參與,其中廿三人進行為期十五周共三十節的坐地輕排球課程,另外十七人則維持原來生活習慣,結果顯示,有打球人士的體脂及疼痛情況減少,心肺功能、社交能力及心理健康等均有改善。

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梁家文指,坐地輕排球使用較傳統排球輕近一半、體積更大的輕排球,好處是球速變慢,球員更易控制。另外球身較軟,可減輕擊球痛楚及更安全,團體運動亦能加強球員間的交流及改善人際關係,而坐地打球適合活動能力受限的人。該學系教授鍾伯光表示,希望政府可給予資助,邀請更多人及機構進行相關研究,並希望康文署放寬場地使用限制,讓市民可在羽毛球場打坐地輕排球。

訓練肌肉 改善平衡力

患小兒麻痹症的六十歲朱潤明稱,坐地輕排球夠輕、易上手,「喺地碌嚟碌去感覺好自由!」,又能訓練輪椅未用到的肌肉,改善手、腳、眼協調、平衡力及反應。同樣患小兒麻痹症的鍾綺華稱,坐地輕排球不用學習使用輪椅,參加門檻低,而且相對溫和適合少運動的人及女士。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