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32億元興建 車流量遠遜預期

【本報訊】深圳灣公路大橋是來往香港與內地的第四條跨境行車通道,是前特首曾蔭權爵士任內竣工通車的一項大型基建;大橋分香港段及深圳段,是一條全長約五點五公里的三線雙程分隔車道,連接香港流浮山及深圳蛇口。

曾蔭權任內通車

深圳灣公路大橋通車逾十一年,車流量卻遠低於預期,曾蔭權遂於二○一一年推出試驗計劃救亡,可惜成效不彰,第二期計劃最終更「胎死腹中」。

深圳灣公路大橋二○○三年動工,○七年七月一日正式通車。大橋香港段工程長約三點五公里,造價約三十二億元,主要由混凝土高架道所組成,並於兩條分別位於香港及深圳的海事航道上建有鋼結構斜拉橋,以配合所需的長跨距。該橋工程顧問公司為奧雅納,主要承建商為「金門—Skanska—中鐵大橋局聯營」。

深圳灣大橋建成後車流量不似預期,一直為人詬病,其設計客量上限本為日均八萬架次,但通車首年日均只有三千多架次,當局原預計二○一六年可增至六萬架次,但實際只有一萬一千多架次,不足預期兩成,至去年十一月仍僅一萬三千多架次。

由於該橋使用率在啟用初期已遠低於預期,曾蔭權遂推出第一階段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計劃,允許香港私家車車主可由香港駕駛私家車到廣東省,每次逗留一個星期,每日名額五十個;但申請反應並不踴躍,亦無助增加車流量,而第二期內地人自駕遊港計劃更因爭議性大而「無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