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壁壘不打破 人手短缺雪上霜

踏入豬年,公立醫院人手荒依然鬧得不可開交,年初三急症室求診人次再度攀升,病床使用率超過百分之百,隨之而來是醫護人員怨氣沖天,病人看診時間不足,被迫睡走廊、瞓洗手盆底,沒完沒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公營醫療系統瀕臨崩塌,人手不足的問題不通過增加人手解決,所有人都只會是輸家。

如何增加醫生人手?港府最常說的是增加醫科生學額,提高薪津挽留人才,但都是隔靴搔癢。當局估算,現時本港最少欠五百名醫生,至二○三○年將欠逾千名,這是保守數字。有學者引用新加坡每千人口有二點三名醫生作出比較,香港起碼欠三千名醫生,十年後更欠近四千名。如此龐大的缺口,單靠增加醫科生學額和挽留人手,根本不切實際,而且遠水難救近火。

面對社會要求放寬引入海外醫生的呼聲一浪高於一浪,香港醫學會高層亦不得不鬆口同意有限度放寬註冊機制,例如延長公院簽約年期,豁免部分專科醫生只取得較少津貼的實習期,但不忘強調長遠還是要靠香港訓練醫生解決問題,而且無意改變艱深的執業試制度。特首林鄭月娥口徑一致,說引入海外醫生爭議大,為放寬執業關上大門。

事實上,海外醫生僅佔本港整體一萬四千名醫生約百分之一,當中在公院工作的有限度註冊醫生更少。本港醫生收入位處世界頂尖水平,本應不難吸引海外人才,最大阻力顯然來自醫委會的執業試,不僅內容艱深,動輒以專科極罕見病例考核非專科醫生,而且報名手續繁瑣,與其說是確保海外醫生質素,不如說是刁難和排外心態作祟。

引入海外醫生解決人手荒真的是洪水猛獸嗎?當然不是。以新加坡為例,當地設有「名單制」,只要獲官方認可的院校醫科畢業生就有資格成為「有條件註冊」或「臨時註冊」醫生,不用考取執業試。港府言必倣效新加坡模式,為何在這方面不實行拿來主義呢?由急症室逼爆到病床使用率滿瀉;由專科排期到手術排期動輒以年計,公院人滿之患愈演愈烈,隨着人口老化加劇,醫護人手不足又不斷惡化,未來情況不可能好轉,醫療事故勢必無日無之。人們不禁要問,到底醫界利益重要,還是病人福祉重要?

與此同時,醫管局疊床架屋,肥上瘦下,不斷要求前線醫生花大量時間應付無謂的文書工作,也是人手荒雪上加霜的主因;港府對此視而不見,見而不理,更是施政無能樣樣廢的典型。像最近港府加碼五億元安撫公院醫生,錢花了,但除了增加醫生加班津貼,人手荒有解決過嗎?

有競爭才有進步,適度開放市場,引入海外醫生,徹底改革醫管局,這才是為香港長遠利益着想。試想想,哈佛、牛津、劍橋以至清華、北大的國際排名都比香港院校高很多,其醫科畢業生的水平真的會比香港差嗎?奈何醫界保護主義牢不可破,林鄭自稱「好打得」卻未打先投降,人手荒只能年復年地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