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新年,年輕人都特別怕拜年時長輩們的「關懷」,例如:你何時結婚?畢業後打算有甚麼發展?年薪多少?買了房子嗎?網上有教人回應的貼子,有些人乾脆自認一句「廢青」。其實任何時代,年輕人對前途都會焦慮不安,但這年頭無力感真的特別重。對年輕人來說,要達到「成功」距離特別的遠:政府資助的大學學額偏低,升學壓力沉重,加上產業單一化;創業成本風險過高,令敢於追尋夢想的年輕人愈來愈少。
作為周星馳的鐵粉,《新喜劇之王》一上畫就去了戲院支持。有些人批評電影炒冷飯,我倒覺得是星爺敢於自我挑戰的作品,電影比廿年前的經典舊作少了港式笑位,但有更深刻入骨、更反映今天社會競爭之殘酷和人情冷暖的情節。其中一段,女主角如夢送外賣跑到一間電影公司的辦公室,冒昧自薦請求演出機會,卻被老闆贈了一句:「你永遠沒有機會。」如夢再問:「永遠是多遠呀?」老闆再狠狠地回她:「永遠就是從現在到宇宙毀滅。」如夢再問:「那宇宙毀滅之後呢?」……我不是要劇透和寫影評,而是在想:就算競爭劇烈是不可避免,但如何在宇宙毀滅前,給年輕人實踐夢想才華的機會,重燃年輕人向大海喊出:「努力,奮鬥。」的志氣。
學業上,要為年輕人鬆綁,適度增加資助大學學額,特別是銜接副學士畢業後升讀的第二年課程。但更要改變現時學生、家長和社會大眾忽視職業教育的情況,增強技能為主的職業教育的認受性,以及職業教育與學位教育的銜接。讓年輕人按自己的長處和興趣選修不同的科目。學生貸款方面,設立彈性還款制度及提供額外免稅額等,以減輕年輕人的負擔,讓他們累積資本以把握機遇。
產業上,政府要下大決心,改變只靠金融、地產產業單一的格局,要有政策支持新經濟,文化創意和體育產業。政府透過免息貸款,加上項目的篩選和專業指導,優惠租金的始創基地,協助年輕人創業。例如即使是政府銳意發展的電競,但有本地電競業想開設電競館,就出現政府部門不知道就電競場,須申領甚麼牌照的情況。反觀鄰近的深圳,不止有電競,更出現無人機競賽活動。林鄭表示將拆牆鬆綁,但創科局成立多時,仍未拿出需要「拆牆鬆綁」的清單。年初二車公籤文可能反映的,正是政府施政往往「止於概念」而不積極作為的問題。新田不先翻土去石,難以耕耘;食譜無麵粉餡料、不落手去做,難成真餅。欠缺積極作為只會令產業開拓乏力、實業難成。
另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機遇雖大,但對很多港青來說,不熟悉大灣區區情往往是難以逾越的門檻,政府應要在大灣區加強對港人的全方位支援,為港人提供一站式的諮詢及申辦服務,銜接兩地社會制度,發揮香港品牌的優勢,有計劃地協助初創港企及青年推廣他們的業務。星爺在電影中很喜歡用新人,多年來造就不少新星誕生,我不猜測星爺的動機,但還是認為此舉值得政府效法的,是思考如何「造星」,讓年輕人和有意創新的人,有更多成為「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