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治混亂 前線爆煲 醫管局被轟資源錯配

流感高峰期令公立醫院病人爆滿,導致前線醫護人員壓力「爆煲」,再喚起各界關注醫護人手不足問題,狠批政府及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多年來束手無策。有香港醫學會成員指出,醫管局過去十年獲政府撥款的增幅近一倍,但增加的資源沒有用在前線人員身上;有成員更批評醫管局每逢面對醫療事故就立即「鞠躬」道歉,嚴重打擊前線醫護人員士氣。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本港效法新加坡設立全球頂尖醫學院認可名單,來自名單的海外醫生可免考試來港執業,以解長久的醫療困局。

香港醫學會會董佘達明指出,政府在過去約十年給予醫管局大量撥款,由二○一○年的三百二十七億元增至一八年的六百四十一億元,增幅接近一倍,而醫護人數亦由○八年的五千零五十八人,增至一八年的六千三百三十六人,增幅達兩成五。佘指出,從宏觀數據分析發現,過去十年專科醫生增加一千人,至約三千五百人,但前線醫生過去十年依然維持在約二千三百人,新增的人手沒有調到支援最前線,在管理上墨守成規,導致急症室及內科人手緊張,結果淪為「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

指放寬聘海外醫生限制 紓人手荒

香港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過去六年本港聘用了三十九名海外醫生,惟目前只剩下十人,同時每年本地醫生人數都有增長,認為醫管局「請不到人,也不留人」,局方應該檢討行政措施;他又指放寬有限度註冊醫生機制聘請海外醫生,可紓緩人手緊張。

林坦言,多數年輕醫生不怕捱,但最怕在醫療事故時「被人屈」,因為某些併發症是無論醫生多細心都會發生,即使前線醫生盡力解決病人的併發症問題,但往往高層都會第一時間出來道歉及講出「認真徹查、不會姑息」等說法,嚴重打擊醫護人員士氣,若想改善基層醫療服務,公私營合作能令部分病人轉至私人醫療機構求診,有助紓緩公立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公立醫院人手不足情況嚴峻,而政府對人口老化的規劃不足,醫生及病床亦追不上需求,他擔心情況會愈來愈差,恐怕短期內難以解決。

籲設認可名單 來港執業豁免考試

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認為,引入海外醫生是最快解決人手短缺的方法,但要解決港人對海外醫生包括內地醫生的信心問題,他建議效法新加坡做法,將全球一百五十八間頂尖醫學院納入認可名單,名單內醫學院出身的醫生可獲准豁免考試來港執業,而本港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兩大醫學院於○三年已納入新加坡的認可名單,內地亦有八間醫學院在名單內,一直未出現問題,當引入海外醫生後,加上醫管局小心分配資源,才能解決問題根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