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率回落其實並非壞事,而是好事。追求增長率,本質是追求經濟規模,而經濟增長的目的應是效率效益提升,改善社會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應該是以包容性與可持續性為基本目的與原則。二○○八年金融海嘯的四萬億元刺激經濟,不少是浪費,也造成了其後多年的經濟、金融問題。
今次應該是金融海嘯後的另一場大危機,不但中國經濟增長率回落,日本、南韓亦出現負增長,很多迹象顯示出國際經濟在美國為首的不少國家的槓桿化、貿易赤字、財政赤字,正趨向金融危機的爆發。中美貿易摩擦,中美矛盾,是美國試圖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夕,從中國掠奪利益,以減少本身受危機的影響。但若美國的巨大結構失衡不改,特朗普繼續蠻幹亂動,相信除非美國再次擴大美元供應,否則危機爆發迫在眉睫。若從收緊美元銀根轉為放寬貨幣供應,只是金融海嘯後的同樣伎倆,把危機延後,卻不是扭轉逆勢。
在這樣的趨勢下,中國不應盲目刺激經濟,百分之六以上的增長率在國際上已是中高增長,不需驚惶失措,藥石亂投。一是不應跟從美國指揮來重複四萬億元的錯誤;二是在穩定物價和基層生活水平之外,還要去槓桿化,清理社會經濟中的浮誇虛張。因此,「中國製造2025」不會隨便因美國指摘而放棄,「互聯網+」更要清除虛假和金融投機部分,着力建設一帶一路發展,拓寬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把危機轉為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