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殺到,全線公立醫院淪陷,醫護人員谷爆,紛紛走出來指摘港府及醫管局懶理人手不足。誠然,醫護人員做到有氣冇碇抖,隨時影響醫療質素,受害的是病人,當局必須正視,但問題癥結在於人手不足,即使港府肯大破慳囊揼水,有錢無人也是沒轍。敢問醫界一句,是否肯打破保護主義,引入更多的海外醫生解決燃眉之急?
目前,本港海外醫生只佔整體醫生不足百分之一,與外地相比,低得不合理,這與艱深的執業試不無關係。在新加坡,海外醫生不用考取執業資格,只要獲官方認可的院校畢業生就有資格成為「有條件註冊」或「臨時註冊」醫生;在歐盟體系內,歐洲經濟區國家及瑞士訓練的醫生,可不經考試便登記成為正式註冊醫生;澳洲雖有執業試,但同時認可英國、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的醫學資格。
由此可見,認證制度簡單易行,以前香港也可引入英聯邦醫生,現在偏偏不可以,說穿了,本港醫界的巨大阻力,正是拆牆鬆綁的最大絆腳石。
沒錯,本港醫科生需修讀六年學位課程,再加一年實習才能成為正式醫生,如考取專科資格,需時更久,訓練成本不菲,故醫生往往被視為天之驕子。惟本港人口老化加劇、醫療需求不斷上升,培養醫生需時漫長,供求失衡愈演愈烈。醫界一味炮轟人手不足,卻不肯引入更多海外醫生,甚至將海外醫生妖魔化,動輒跟內地黃綠醫生畫上等號,這是故步自封還是自私自利,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