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期香港警方及海關接連偵破多宗毒品案,惟學者質疑以往本港搗破的毒品案較少,是否反映毒販過往有「保護傘」包庇,並憂慮若問題持續,擔心毒禍將繼續嚴重下去,令香港淪為「毒港」。學者認為,本港不可以忽視過往的問題,廉政公署應該要積極跟進。
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指,警方及海關最近經常破獲重要及大型的毒品案,相信配合中央嚴厲打黑掃毒,本港執法部門亦不敢怠慢,並做出成績。不過,他質疑警方以往掃毒力度似乎較輕,事實上媒體亦不時報道,有前警隊高層與黑社會主要人物有緊密接觸,令人憂慮以往是否有官黑勾結、販毒分子有「保護傘」包庇保護,令過往毒品問題的陰暗面無被揭露。
陳續指,香港地理環境有如世界窗口,毒販易流竄而至進行販毒活動,無論是把毒品流入內地、抑或是由內地把毒品轉至其他國家及地區,亦可以經過香港,加上在港販毒被捕「最多坐吓監」,不如內地會遭槍斃,刑罰相對較輕,憂慮本港成為毒品中轉站。他又指,問題若不解決,且有人貪贓枉法,擔心毒禍將繼續嚴重下去,有如清朝,廉署亦應追查過去的保護傘及包庇問題。
近日中港執法部門嚴打兩地毒品問題,單以廣東為例,廣東警方去年就偵破逾一萬四千宗毒品案,拘捕超過一萬八千名毒販,檢獲十多噸毒品。
事實上,去年以來,公安機關以打擊防範製毒犯罪為首位,以「抓住點、延伸面、管住人」為總方針,全力清內剿外,並以「端窩點、打團夥、斷鏈條」為目標雙向延伸,深挖原料供應、毒品銷售網絡,執法部門並加大對製毒逃犯的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