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施政推出一項,跪低一項,已經成為常態,撤回原定今日提交給立法會的三隧分流動議是最新的例證。運房局局長陳帆昨晨還在強調會繼續爭取立法會支持有關方案,下午就自打嘴巴,將「朝令夕改」提升至「朝令午改」的新境界,令人嘆為觀止。說到底,政府施政閉門造車,嚴重脫離民意及政治現實,最終只能是自取其辱。
施政報告中提出三隧分流方案,將紅隧及東隧收費劃一增至四十元,將西隧收費減至五十元,政府希望收窄三隧收費的差距,誘使更多人使用西隧,出發點不可謂不好,實際上紙上談兵,因為讓東隧及紅隧的使用者補貼西隧擁有者並不公平,不可能得到民意支持。港府聲稱分流方案符合香港整體利益,是最好的方案,純屬自說自話。
就政治現實看,今年及明年分別有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政客為選票考量,不可能支持得罪選民的方案。尤其是特首林鄭發表「議員批准論」,將提高長者綜援門檻的「虐老」責任推卸給建制派,雙方有了嫌隙,建制派再不會盲目「保皇」為政府背書,可謂意料中事。事到如今,分流方案不可能獲得立法會支持已是「板上釘釘」,政府除了撤回,別無選擇。
可笑的是,陳帆明知再次跪低已成定局,但為了挽回顏面,給自己找下台階,聲稱將繼續游說立法會各派支持,並認為尚有「求大同存小異」的空間,這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三隧車流量嚴重不均早就備受詬病,三隧分流也是老生常談,可惜的是,港府付出了不菲的顧問費,至今沒有一個分流方案成事。問題一拖再拖,拖到年前東隧專營權到期,本以為政府有兩條隧道在手,有助增加與西隧擁有者的談判籌碼,到頭來仍然搞出一個令人失望的「爛鬼」分流方案,這個政府之廢由此可見一斑。西隧專營權將於二○二三年到期,相信西隧擁有者為爭取利潤最大化將不斷獅子大開口,三隧流量失衡問題勢必雪上加霜,有關爭拗沒完沒了,整個社會將為此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是否四年後三隧全歸政府擁有,分流問題就可一鼓而平呢?未必!數據顯示,紅隧及東隧在高峰期間的車流量超過設計容量的六至七成,西隧在高峰期的使用量也已達到設計容量的九成,即使實現分流,只能提高三隧使用效率,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車輛過多的問題,正如港府宣稱中環灣仔繞道開通有助疏導交通,結果是塞爆依然。
歸根究柢,香港交通擠塞問題之所以愈演愈烈,癥結在於港府在交通基建方面舉步維艱,遠遠落後於車輛數量及經濟活動的增長,現有三條過海隧道已無法應付實際需求,只有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或者於九龍或新界另建商業中心,才有望紓緩交通困局。港府施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鼠目寸光,不可能有此長遠打算,意味着市民只能繼續忍受交通擠塞的痛苦,不知何日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