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灣仔繞道耗資三百六十億元,費時九年,使來往東區及中環的車程省了十數分鐘。這值得嗎?特別是在其他更關鍵和更有效益的交通基建拖延不建下,是否輕重先後次序出了問題呢?
公路新建捷徑主要是對車主有所幫助,受惠者有限,也有貧富差別。而重公路輕軌道,怎樣可改善環保,減排廢氣呢?本港人口正向新界遷移,惟交通規劃仍是以中環為中心。東鐵西鐵已超負荷,每天因交通往來產生的社會和環保成本巨大。回歸後,特區政府未有改變殖民地的政策取向,對軌道交通還拖拖拉拉,不願建設。若不是有中央壓力,高鐵或許早已不建,港珠澳大橋竟然不建鐵路橋,更不用說沙中線延誤、北環線還未動工。
中環灣仔繞道正反映出香港工程效益低落。耗資之大、歷時之久,早可興建東鐵二線,惠及沿線龐大的人口,也可建造屯荃鐵路,改變新界西南沿海發展狀態,更可促使新界鐵路連網,大增效益,受益者以百萬人計。
香港交通有規劃,但意念落後,不是以軌道交通為主,而是公路建設為先,罔顧社會效益和環保需求。若非環保人士反對,政府恐怕會把維港填滿,為的是地價和地產發展。
香港是自由港,也坐擁萬億儲備,發展落後非缺乏資金、人才和技術,而是主政者思想落後。新加坡本落後於香港,現在卻處處領先,箇中關鍵可能是香港仍用殖民地的官員、政策與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