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議題愈來愈受全球關注,要再加快本港環保步伐,向其他地區借鏡就最好不過。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十二位地理及資源管理專修學生,早前參與第三屆「綠色領袖」年度教育活動,前往台灣實地考察環保問題及解決之道,分別到訪不同的政府部門、學府及社區機構,加上活動以社區體驗及義工服務為核心,讓同學學習理論之餘,亦能夠以第一身參與環團工作及與社區義工交流。圖:朱偉坤/文:陳名仲
「台灣嘅環保政策往往可以做到同本地另一個產業互惠互利。」其中一位綠色領袖Ivan表示,旅程中先後拜會台北及台中環保局代表,了解該區的環保政策,例如台灣每天回收約二千噸廚餘,並將當中三分之一用作六十萬豬隻的飼料,「我覺得佢哋好有效率,適逢我哋到訪當日台灣當局因為非洲豬瘟肆虐而下禁令,禁止用廚餘養豬,佢哋可以即刻搵到其他飼料代替,真係好犀利。」
另一位同學Teddy則對當地環保團體印象極深,「當地有好多好細規模嘅回收機構,幾個人就可以做到好多嘢。」Teddy舉例,「華美社區剩食廚房」單靠數位職員及義工於菜市場回收剩食,就能每日於華美街開放社區廚房,讓社區內有需要人士前來享用一頓美味的晚飯,「我哋食過剩食煮成嘅食物,全部都好好食!完全食唔出啲食材係一啲就嚟過期或者係人哋唔要嘅嘢,希望愈來愈多人明白剩食唔等於唔好。」
第三屆「綠色領袖」年度教育活動由食德好主辦、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協辦並由萬歲食油贊助,負責帶領活動的食德好項目主任(教育)吳嘉晉大讚學生在台灣之旅的表現,「出發之前,我都會擔心佢哋會唔會去到聽唔明當地機構嘅嘢,無咩嘢問,但相反,佢哋問咗好多好有深度嘅問題,好明顯佢哋有畀心機準備過,當地機構都讚佢哋。」浸大國際學院地理及資源管理專修學科統籌胡麗恩博士則指,是次交流團反應良好,學生將會和其他學系的學生分享所見所聞,宣揚環保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