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用三百六十億公帑、花了九年時間興建的中環及灣仔繞道,事前準備工作不足,通車後不但未有即時令中區交通變得暢順,反而出現「日夜皆塞」甚至車龍倒灌西隧的亂象。運輸署在繞道通車第三天「臨渴掘井」急急補鑊,凌晨時分安排工人在路面增設四個新路牌及修改行車分隔線,昨晨繁忙時間中區塞車的情況才稍為紓緩。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事後死撐,指出現擠塞屬當局預期之內,但承認有些工作可以做得更好,例如預先告示道路安排等。
繞道通車後首個工作日即「塞爆」,上環林士街天橋因改道形成樽頸,加上部分司機未熟習新路線,導致長達數公里的「超級車龍」經西隧倒灌返回大角咀,網民更譏諷「三隧自動分流一齊塞」!
民怨沸騰下,運輸署臨急補鑊,昨凌晨二時許,臨時封閉林士街天橋往灣仔方向,讓工人在橋面增設四個新路牌,其中三個在近天橋落橋位置,另一個設於信德中心對開,提示駕駛人士可使用中及慢線往中環;而長約一百米的單白線亦被修改為單行虛線,讓司機有更充裕時間切換行車線。
記者昨晨再到曾經嚴重「塞爆」的路段視察,發現繞道西行出口與民吉街交界路面虛線及實線「立立亂」,更有巴士車長疑不熟路需停泊一旁向在場警員問路。而西隧出口前往干諾道中一帶路段仍有塞車情況,記者乘搭巴士由西隧到達上環信德中心,需花上約十五分鐘。而林士街天橋東行往中環方向車流量則不多。
陳帆昨指出,任何新基建開通後均需磨合期,駕駛人士亦需要適應新路線。在運輸署臨時增加路牌等措施後,相信繞道在繁忙時段仍會擠塞,由於西行的第二期工程涉及實際工序和交通管理,需要下個月才能完成,他相信屆時塞車情況會大幅改善。
他又指繞道星期日車流量有二萬多車次,前日則有一萬多車次,相信原因涉及不少市民希望試用繞道,因此星期日車流量較多,而同時原有道路車流量較少,相信已經達到分流作用。
運輸署署長陳美寶則指,繞道開通後的首兩日大致運作暢順,但早上及下午繁忙時段,留意到部分地點交通情況不太理想,相信是繞道開通後,中環一帶比較車多,交通略為擠塞,政府已制訂應變措施,例如加派警員指揮交通及調整交通燈號等,藉以紓緩交通,該署將繼續密切監察,加強訊息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