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氯氣與次氯酸鈉同為食水消毒劑,有水務專家指出,氯氣及次氯化鈉的消毒成效一致,但最理想還是以氯氣消毒食水,因為次氯酸鈉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副產物,有機會對欠缺某種酵素,例如蠶豆症患者引起不良反應,對其濃度必須有嚴謹標準控制。水務署指出,已制訂了嚴格監控機制,確保食水中消毒副產物含量,遠低於世衞準則值,強調使用次氯酸鈉作食水消毒,不會構成健康風險。
水務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漢輝解釋,俗稱漂白水的次氯酸鈉在食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微量消毒副產物,例如亞氯酸鹽、氯酸鹽、溴酸鹽和高氯酸鹽等鹵類化學物,有機會對欠缺某種酵素的人士引起不良反應,所以世衞組織對次氯酸鈉用作食水消毒劑的含量有嚴謹控制,濃度限制在700ppm,而水務署的標準更嚴格,限制在300ppm。
陳說,氯氣生產機組除生產氯氣外,亦可生產次氯酸鈉,而次氯酸鈉消毒食水的做法在英、美、新加坡、日本及內地被廣泛使用,相信只要控制濃度不超標,不會構成健康影響,但他坦言,以氯氣消毒是最理想做法,可惜目前未有小型氯氣生產機,長遠希望能有小型機種面世,讓全港濾水廠能增設氯氣生產機。
水務署稱,已制訂了一套嚴格監控機制,確保食水中消毒副產物(包括氯酸鹽)含量降至更低水平,即遠低於世衞準則值,強調使用次氯酸鈉作食水消毒不會構成健康風險;科學文獻亦沒有確實證據顯示,使用次氯酸鈉處理食水會對蠶豆症患者帶來影響。
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指出,蠶豆症又稱「G6PD缺乏症」,患者缺乏一種紅血球分解葡萄糖代謝過程中的重要酵素G6PD,故紅血球在接觸某些物質刺激後容易發生溶血反應,如不應接觸樟腦丸或服用蠶豆以及含水楊酸(即阿斯匹靈)類藥物。至於家用漂白水,若以1:99濃度擦拭地方,只要在半小時內以清水清潔,則不會引起蠶豆症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