綑綁繞道逼過關 三隧分流疑問多

備受漏水醜聞困擾的中環及灣仔繞道即將通車,能否解決塞車問題尚未可知,港府已急不及待將三隧分流方案提上立法會,美其名曰試探議員接受程度,實際上欲快刀斬亂麻,務求將方案連同繞道一併上馬。問題是,兩隧加價補貼西隧減價,不但不公平,是否可以起分流作用才是最令人疑問。

眾所周知,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三隧分流方案,當中私家車使用紅隧和東隧,將由現時二十元及廿五元大幅加價至四十元;西隧則由現時七十元減至五十元,港府預計動用十八億元補貼西隧,如方案獲立法會支持,將於明年元旦實施。運房局局長陳帆昨日表明方案難以修改,當局將於立法會會議上提出無約束力動議,要求議員表態,並強調中環及灣仔繞道月底開通,現在是契機討論紓緩三隧擠塞問題。

誠然,時間就是金錢,三隧車流量嚴重不均引致交通擠塞,整個社會都付出巨大代價,本港近年競爭力跌跌不休,塞車顯然是元兇之一。目前紅隧和東隧已超出各自容量上限的七成七及三成八,紅隧及周邊地區基本上全日塞車,東隧也不遑多讓,將車輛分流到西隧,無疑是紓緩擠塞的唯一方法。惟令人質疑的是,一下子將兩隧收費大幅提高,除了令駕車人士和職業司機百上加斤,更令人得出加價補貼西隧的惡劣印象。正如立法會議員質疑,西隧減價的同時,為何兩隧要大幅加價?東隧收費維持不變,紅隧加幅降低,西隧減幅則擴大,甚至實施分時段電子收費,這些都是爭議較小的可行之法,為何港府充耳不聞?

最諷刺的是,連運房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也指出,西隧將來減價後,原本早晚繁忙時間不塞車,將變成出現長達三百甚至過千米的車龍,車輛過隧道時間將延長兩至七分鐘;至於東隧大幅加價後,早上繁忙時間由觀塘過海,車龍只輕微縮短一百米,行車時間依然維持九至十多分鐘。換言之,港府挖空心思搞的分流方案,到頭來是三條隧道繼續塞爆,市民卻要承受加價之苦,簡直愚不可及,何來陳帆所說,分流方案是以全港利益為依歸?

更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港府的分流方案永遠獨沽一味打加價主意,不但早年的「六隧分流」顧問報告提出紅隧及獅子山隧道必須加價,數年前被擱置的「紅加東減」方案也是以加價為大前提,甚至兩年多前收回東隧專營權後,外界一度寄望東隧減價,港府也是無動於衷。除了徵費、加價,還是徵費、加價。最近實施的「四電一腦」徵費計劃劣評如潮,胡亂棄置電腦隨處可見,已是收費非萬能的最佳明證。

說到底,正如房屋供應要有短、中、長期規劃,交通基建亦然。隨着港珠澳大橋開通,私家車數量不斷增加,本港未來交通流量只會有增無減,港府再不做好長遠規劃,即使中環及灣仔繞道順利通車,三隧分流方案得以蒙混過關,但基建很快又告飽和,塞車還是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