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港府勿再沽名釣譽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針對積重難返的南亞假難民問題,港府擬收緊《入境條例》,觀乎內容,由縮短提交聲請表格的期限,到加大對僱用非法打工者的處罰力度,充其量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還是那句老話,香港一天不退出相關的國際公約,「行街紙」制度一天不取消,假難民這顆治安毒瘤還會繼續惡化。

事實勝於雄辯。不管高官如何鼓其如簧之舌,大肆吹噓積壓的酷刑聲請個案有所減少,但市民面對的現實卻是,全港各區相繼被假難民大軍攻陷,由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的南亞村,到整個油尖旺地區,再到新界的元朗屯門,概莫能外,香港再難尋得一片淨土。日前有調查顯示,多達三分之一港人有移民意願,假難民肆虐導致市民難以「出入平安」,顯然是原因之一。

即使退一萬步說,港府花費大量資源應對假難民問題,先不說用於審核個案、打擊黑工等的人手,假難民的衣食住行、官司費用等,每年也要花費十億元以上公帑,一旦香港對假難民即捕即解,或設置禁閉式難民營,將相關社會成本用於幫助真正有需要的港人身上,能解決多少問題?

冇靈魂政府對假難民投鼠忌器,說到底就是沽名釣譽。高官們最害怕的就是「假難民之父」一類的政客、「人權捍衞者」告洋狀,被國際組織點名批評,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特朗普不惜讓聯邦政府停擺,也要迫使民主黨對美墨邊境圍牆撥款開綠燈,就是看準維護國家安全、保障人民身家性命財產,比高大上的大愛包容更有選票市場。當下本港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千頭萬緒,旨意港產庸官解決,蚊都瞓蛇都死,倒是鐵腕杜絕假難民來港,不僅較簡單易行,效果亦立竿見影,一副好牌在前,就看港府懂不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