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美墨邊境建牆,美國共和與民主兩黨在撥款問題上爭論不休,導致政府局部停擺,部分公務員被迫休無薪假,不少公共設施暫停服務,全社會都是輸家。當年香港反對派抓住國民教育的教材中有「政黨惡鬥,人民當災」一句發難,然而事實告訴大家,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
最好笑的是,特朗普為了爭取民意支持建牆,大搞語言偽術,一時稱之圍牆,一時說是障礙物,一時說是柵欄,一時改口鋼柵,如今則聲稱為「邊境安全」。萬變不離其宗,不還是一堵牆嗎?
看到美國政壇為一堵牆爭得頭崩額裂,不由得令人想起中國「六尺巷」故事。清朝期間,安徽桐城的張家及方家都是大戶,又是鄰居,為了建屋,彼此為了一面牆你爭我奪,誰也不肯讓步,張家更致信深得康熙、雍正及乾隆帝重用的文華殿大學士張英,希望他出面擺平,張英託人帶回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是要求家人禮讓,張家隨後將建屋的牆腳後移三尺。方家一看,也自動退後三尺,於是就讓出一條「六尺巷」的佳話。曾任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曾專門到桐城參觀六尺巷,告誡官員不要為私利而仗勢壓人,要學習謙虛禮讓。
人們都說專制落後,民主進步,但從東西方國家解決建牆爭議之孰優孰劣,應有新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