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為何道德大棒總是那麼好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既有性善論,也有性惡論,還有老子的無為而治。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暫且不談,就談性惡性善。性善論追求高尚,性惡論追求權術。表面看來,二者是兩股道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實則殊途同歸。儒表法裏,無論存在多大的爭議,總有部分內容,既符合道德直覺,也符合政治直覺。符合直覺的東西,道理總還是存在的。

站在高地 指手畫腳

這樣的傳統文化不但滲透於上層統治階級,也適合於下層被統治階級,並成為兩千年來固化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只要是有甚麼不對,有甚麼濫權,有甚麼腐敗,都以道德敗壞視之。對他人要求高大上,站在道德高地對人指手畫腳,這樣的道德技藝可以信手拈來。

最近,學者李澤厚提起當年曾拒絕了海外人士給的六千美元,網上道德大棒再次舉起,說李澤厚說話不道德、不仁義、不厚道,如今舊事重提,其言論超出人之常情。李澤厚先生如何,相信後人自有公正的評價,他的著作如《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美的歷程》及文章若干,都給當時的人以若干啟發與思考,後來居上、思想理論超過他也實屬正常,即便是青出於藍,也會勝於藍,但李澤厚在思想史、美學史的地位,卻不容推翻。如果用一句流行的話語來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到沙灘上,也是因為有前浪才有後浪。

有人對李澤厚左看右看不順眼,雞蛋裏挑骨頭,說他的思想過時,人也過氣,有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痕迹和邏輯推導方式,其體用之說、實踐理性之說難以產生超越的思想體系構建,並用西方的理論比較李的思想,認為李的思想高下立見,卻不承認西方的理論如果不能本土化,難免水土不服。

即使是李澤厚的思想真的過時,也不能因其思想過時而通過一件道德細節不符合常情的事而完全否定他,何況這本身又根本談不上道德不道德的事,他只是在似乎不恰當的場合說出了事實而已。

現在的一些人,自己的學問不好,又想揚名立萬,通過否定別人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已成為拿手好戲。以為自己否定了別人,自己的思想水平、學術水平就高人一等,就可以橫行江湖,這是非常不好的風氣。如果任由這一道德邏輯橫行,估計西方的著名思想家如盧梭、密爾、馬克思、薩特等人都會死於道德大棒之下。

思想道德 不能混同

研究人家的思想,就認真老實謙虛地研究人家的思想,指出其優點,批評其缺點,進行超越式的努力,這才是人的正常心態。在這方面,羅爾斯就是榜樣。他認為,當發現思想家不足的時候,不是思想家的不足,而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不足,有可能是沒有想到思考到達到前思想家的深度。

不要輕易地否定前人,而要充分地尊重前人。

重要的是,讓思想歸思想,讓道德的歸道德,不能把道德與思想混同。如果把兩者混同,沒有區分兩者的邊界,不但產生道德混亂狀態,還會產生思想處於混亂狀態。通過道德整人,通過道德把思想搞亂,實在是太輕而易舉。

道德與思想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市場,用道德市場取代思想市場,既毀滅了道德,也毀滅了思想。

不過有些人沒有了道德大棒,似乎就魂不守舍。如果使用別的大棒,可能還真的不會。即使真用起別的大棒,用起來也不順手。說得難聽一點,這些人其實就是個網絡噴子,讓這些人搞個理論構建,搞成一個一以貫之的思想體系,立刻萎縮得不成體統。何況李澤厚不要六千美元的事,根本不是道德的事,而是他的個性使然,率性使然,知識分子的傲骨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