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歷史建築申請跌70%

【本報訊】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至今持續推行至第五期。有學者指計劃存局限,如建築物位置偏遠等,以致坊間反應冷淡,形容現時絕對是進一步優化本港保育歷史建築政策的時候。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余家聲昨於電台節目表示,從活化歷史建築夥伴五期計劃的申請書數量反映,非牟利機構的反應由熱烈轉趨冷淡,申請書數量由第一期的一百一十四份下降至第五期的三十四份,跌幅達七成。港府於○八年推出該項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作為政府歷史建築營運者。成功獲選的機構能以極低的租金租用歷史建築,由港府承擔活化歷史建築的工程所牽涉的費用及初期營運開支。

學者指營運者難收支平衡

余直指活化計劃的建築物位置通常較偏遠,其樓宇狀況亦較一般。計劃令營運者變相成為歷史文物的監護人,肩負照顧歷史文物的責任。他以第一期活化計劃為例,指當中營運者能做到收支平衡的例子「少之又少」,但要賺取足夠收入,應付歷史建築的維修支出及員工薪金絕非易事,而計劃成效參差歸根究柢是市民參與度不足所致,而社會亦缺乏欣賞藝術的氣氛。他呼籲大眾判斷活化項目是否成功,不應該以經濟利潤作量度標準。若有活化項目入不敷支,但能夠為居住於附近的市民提供一個為腦袋提供新養分的地方,港府是否應該為這些新增的「社會裨益」提供津貼。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