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至今持續推行至第五期。有學者指計劃存局限,如建築物位置偏遠等,以致坊間反應冷淡,形容現時絕對是進一步優化本港保育歷史建築政策的時候。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余家聲昨於電台節目表示,從活化歷史建築夥伴五期計劃的申請書數量反映,非牟利機構的反應由熱烈轉趨冷淡,申請書數量由第一期的一百一十四份下降至第五期的三十四份,跌幅達七成。港府於○八年推出該項計劃,邀請非牟利機構作為政府歷史建築營運者。成功獲選的機構能以極低的租金租用歷史建築,由港府承擔活化歷史建築的工程所牽涉的費用及初期營運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