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活化空置街市食署拖到幾時

公眾街市空置攤檔任由丟空,多個民間團體提出活化方案,政府卻「一味拖」。其中已關閉八年的旺角街市,淪為政府部門文件倉庫;大埔有街市三成檔位長期不營業,人流疏落猶如「死場」;深水埗亦有街市已騰空近一年,惟至今仍重門深鎖。有民間團體提出及試行活化方案,卻被食環署拒絕及阻止。有學者直斥該署只盲目追求數字指標,無視活化方案,變相加速街市死亡。

本港現時有不少公眾街市因日久失修、攤檔流失等原因致空置率高企,或被違規租作貨倉。位於旺角黃金地段的旺角街市早於一○年因人流不足而關閉,政府一一年時擬改劃作「商業用途」,卻因改劃及賣地程序而一拖再拖,過萬平方呎的空間閒置八年。

夾定時間巡查 縱容違規租用

「咁大嘅地方只係淪為政府部門擺文件嘅貨倉!」社區前進社區幹事賀卓軒批評,政府對如何善用閒置街市空間態度被動。他認為旺角街市可作長者和社區醫療設施等短期規劃,或利用天台作兒童遊樂空間,令空間不至丟空浪費。區內數個地區組織一直就開放旺角街市的臨時用途與政府磋商,惟沒有正面回應。有關組織今年初訪問逾三百名旺角街坊,將有民意支持的活化方案提交區議會,惟相關建議仍被有關用地已劃作商業用途而敷衍過去,至今沒有實質進展。

大埔寶湖道街市於九一年開業,早年非常興旺,但自從臨近的大埔墟街市○四年開業後,大部分人流被轉移,寶湖道街市內商販逐年流失,不少攤檔更被當貨倉和私人雜物房,令該街市出現出租率高達九成,卻有三成檔位長期不營業的怪現象。

有曾在該街市經營有機蔬菜店的店主透露,食環署為「做靚盤數」,雖然表面規定檔主必須一周開檔六日,惟巡查時卻會事先和檔主「夾定時間」,變相縱容街市變貨倉。

團體辦街市活化活動遭驅趕

曾有地區團體「大埔社區學堂」嘗試在該街市進行試驗性活化計劃,例如與場內檔主合作進行寫作班、市集和導賞等活動,吸引人流,卻遭食環署人員多番警告和驅趕,最後歷時近一年的計劃無奈終止。「佢巡得好密同好嚴,覺得我哋係搞搞震唔係做生意。」有關團體成員曾樂欣無奈道,街市是區內成本較低的空間,但政府竟任由閒置是很浪費。她認為是因政策不鼓勵街市做交易以外的行為,致難以活化。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梁志遠批評,食環署的街市政策過於僵化,未有考慮人流和空間規劃,加上對檔主的營商限制過多,造成公眾街市空置率高企的主因。他認為現時街市已非當初安置街邊小販的單一功能,應同時發展聯繫社區,作為基層市民生活樞紐的角色,惟該署甚少考慮民間團體的聲音,難得到持份者認同,過去盲目追求空置率指標,亦不利街市未來的發展。

維修翻新工程冗長 加速「死亡」

監察公營街市發展聯盟發言人陳淑淇批評,政府未有就轄下街市進行全面調查及評估。對於部分「瀕死」並已失去功能的街市,應該先作地區諮詢,按民意考慮將閒置街市建築改作具其他用途的社區設施。她更直斥政府對改善街市營運方案「愛理不理」,部分舊街市經常因頻繁的維修和翻新工程而將攤檔凍結出租,但相關工程需時冗長,影響街市人流,變相加速這些街市的死亡。

按食環署資料,過去三年有關公眾街市的投訴及對違規檔戶的執法數字按年上升,去年投訴個案逾二千三百多宗,較一五年上升近一成。該署發言人指轄下街市近一萬四千個攤檔中,有約一萬二千個已租出。而政府已預留二十億元推行街市現代化計劃,並預計使用逾五千萬元為十個街市進行改善工程。而該署沒有以公眾就閒置街市提出的建議作統計。

圖 /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