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運動地圖 物理治療DIY

老友記需常郁動保健康,健行步道、踏步器與手拉繩即使總有一項喺左近,但想用時又往往記不起位置。除了長者,病人完成膝關節置換手術後也需持續物理治療回復最佳狀態,單靠醫院物理治療未必能發揮到最佳效用。大埔那打素醫院團隊於是花一年時間建立網上平台,協助病人搜羅大埔區內可進行物理治療的社區設施,更提供影片示範,讓大埔友「落樓下」便可作康復運動,減低資源局限帶來的限制。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矯形及創傷(骨)外科顧問醫生范智豪透露,該院每年平均為三百五十人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病人術後約三天便開始在醫院進行物理治療,但醫院只能為病人提供每星期兩節的物理治療,因此病人能自行在社區持續作相關術後運動,可大大提高康復率。

善用社區設施 增康復率

該院物理治療部部門經理劉永強稱,以前會建議病人購買坊間約二百至三百元的手拉繩回家練習,但礙於家居空間有限及安全性等問題,部分動作難以練習。現時,不少市民會使用社區設施做保健運動,團隊分析後更認為此類設施對復康訓練也有幫助,如手單車可訓練上肢關節,踏步器可以訓練下肢關節:「病人感覺只係落街做運動,唔係治療。」

為讓大埔友找到合適設施,該院團隊走遍區內各處,包括屋邨公園仔、康文署公園及休憩處,記下公共設施位置,再利用公餘時間學習製作視頻,「摸着石頭過河」下製成大埔運動地圖。

七十歲的方先生數年前確診雙膝關節退化,需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原本還擔心術後要坐輪椅,幸好術後第二天可自行走路,可使用助行器從病房行到洗手間,加上努力地進行物理治療,很快便可出院,回復正常生活。居住大埔富善邨的他表示,醫護人員告知家中附近有社區設施可進行物理治療,因此到現在他仍早晚到公園使用,笑言:「食飽飯咪落街做運動當減肥囉。」

記者林祐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