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眼矇矇,原來老花來襲無法對焦近距影像,連讀報也看不清,老花眼鏡常傍身。為怕厚厚鏡片帶來尷尬,有人選擇接受矯正手術,但以往的手術或會產生不同副作用,如令中距離視物模糊或出現眩光反應,患者大感不適。本港新近引入一種矯正老花激光矯視技術,有已受訓可施行該技術的眼科專科醫生指,患者術前須接受九項眼睛檢查,確保合適,而新技術可減少眩光反應等副作用。
老花因眼睛內晶體隨年齡增長失去彈性,睫狀肌逐漸喪失收縮能力,眼睛調節功能下降,使人看近處視物會不清楚。一般四十歲前後就會開始有症狀,且度數會不斷加深,患者因而要時常更換老花眼鏡,調節鏡片度數,部分人會覺得不便而選擇矯視。
眼科專科醫生葉凌寒表示,以往改善老花的矯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單眼視覺治療(Monovision),以激光打磨角膜改變弧度,將主力眼的近視、遠視、散光矯正至接近零度以看遠物;另一隻眼預留或製造約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度的近視,用於看近及抵銷老花。不過,該技術沒有矯正中距離的視力,病人術後有機會看中距離視物模糊、顏色對比減弱或視物立體感不足。部分長期駕車或愛好運動的患者會感不便,甚至有頭暈不適應情況。
另一方法是透過治療白內障的多焦點人工晶體手術,取走患者原有晶體再植入人工晶體改善老花情況,但葉強調,白內障與老花是兩回事,如無白內障不應做該手術,以免日後需承擔更高視網膜脫落風險,而且該技術有機會令病人出現眩光及影像重疊等情況。
本港今年從德國引入的LBV(Laser blended vision)技術同是將主力眼的近視、遠視、散光矯正至接近零度看遠物,預留另一隻眼的一百五十度近視抵銷老花,但新技術同時增加輕微球面像差,改善景深和色差,亦提供中距離視力混合區。過往研究指出病人術後滿意度為九成七,葉指,本月初一名五十八歲兼職的士司機接受該手術後,覆診兩次均顯示情況良好。
葉指,患者需要在術前接受九項眼睛檢查,確保合適接受手術。度數未穩定、患有圓錐角膜、角膜太薄、有成熟白內障或青光眼、曾有角膜感染、有免疫系統病或孕婦都不適宜接受該項治療。
記者戴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