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一級黨政機構改革基本完成之後,從九月下旬開始,省級機構改革大幕拉開。除了與中央對應的一些普遍性改革舉措,此次改革還有兩大看點,一是黨政再度分權,重大權力進一步向省委集中;二是各省因地制宜,進行個性化改革。
此次改革最顯著特點是省委領導機構的膨脹壯大。與中央機構相銜接,各省省委均組建調整財經委員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外事工作委員會、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等機構;並與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對應,設立「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
以往各省的財經辦、深改辦等多掛靠在省委辦公廳、政研室,在此次改革中,這些辦公室則多數實體化,單獨組建,承擔大量決策協調督察任務。尤需關注的是,各省政府序列中的國家安全廳全部消失,而與省委國安辦合署辦公,劃歸省委序列。此前,在中央層面,已由國家安全部部長陳文清兼任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
台港澳工作機構的整合亦呈現新變化。山東省將台辦、港澳辦合併,組建了省委台港澳工作辦公室,由省委統籌直轄。這種做法在內地各省屬於第一家。今年三月全國兩會之前,曾一度傳出國台辦、港澳辦合併,最終被證明是虛傳。實際上,中央與地方的台港澳工作存在很大不同。各省台辦、港澳辦主要任務是經貿合作、文化交流、民間往來、訪問接待,其工作具有趨同性,具備合併基礎。但在中央層面,台辦、港澳辦承擔更多的政治、外交鬥爭工作,不僅任務繁劇,而且性質相差很大,很難同灶吃飯。
各省還根據自身需要設立了不同的特色機構,例如山東近幾年發展海洋經濟,打造藍色經濟區,今次機構改革中,山東省委組建海洋發展委員會,統一領導海洋發展戰略決策,這在全國屬於第一家;而省政府則設海洋局,負責具體執行。海南則將省委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與省委深改辦合署,落實中央確定的建設自貿區任務;同時還單設省委人才發展局,這在各省改革中亦獨樹一幟。
與省委擴權相比,省政府權力相應萎縮。民族宗教、新聞出版、審計、司法、外事、僑務或直接併入省委部門,或承擔省委機構辦事職能,實際亦等同劃歸省委領導。省政府部門大多與國務院部委相對照,譬如組建自然資源廳、文化和旅遊廳、應急管理廳、退役軍人事務廳、衞生健康委員會等。
其中,應急管理廳未來發展趨向最值得觀察。該廳將原隸屬於公安系統的消防部隊、武警的森林部隊、水利系統的防汛抗旱職能、民政系統的救災物資、國土資源系統的地質災害防治以及安全生產、地震等集於一體。但這些隊伍,此前有許多屬於中央垂直領導。應急管理廳作為準紀律部隊,極有可能逐步歸應急管理部與各省政府雙重領導。
各省政府還有一個共同動作,就是普遍組建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加掛金融工作辦公室牌子。按照從上世紀末朱鎔基政府時代確立的金融集中領導體制,金融由中央垂直管理,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在各省設分行、銀監局、證監局。但隨着近幾年地方金融發展,衍生大量地方性金融機構,遠非中央能全盤掌握,尤其當前大力推進去槓桿,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清理地方債務,勢必需要地方與中央協作配合。組建省級金融局,即是出於此考量。
許多省份另一個新機構是省政府大數據局,這一機構率先在貴州設立。此次改革中,福建、山東等都組建大數據局,亦適應網絡技術和電子政務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