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總喜歡自吹自擂。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在聯合國大會上吹噓「我的政府取得的成就,超越美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政府」,因此成為世界笑柄。香港政客也不遑多讓,林鄭月娥在推出第二份施政報告的同時,不忘施展政治化妝術,對去年施政報告部分措施粉飾一番,為自己臉上貼金。其實,香港問題千頭萬緒,單是房屋問題日益惡化,港府束手無策,已足證官僚無能,還有甚麼好吹的?
林鄭聲稱是時候要「議而有決、決而有行」,因此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填海造地一千七百公頃,興建二十六萬至四十萬個單位,供最多一百一十萬人居住。聽起來似乎很誘人,怕只怕吹時容易做時難,到頭來又是一鍋無米粥。
在社會高度政治化和情緒化的今天,填海本來就不容易,何況又是如此大規模的填海工程,港府如何化解爭議?如何排除阻力?近日有藝人只是為「東大嶼都會計劃」的宣傳片擔任旁白,便引來一片謾罵,可見香港社會已到了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地步,反對派將填海說成洪水猛獸,連提也不准提,港府要落實「明日大嶼」計劃,恐怕比登天還難。
退一萬步說,即使港府有能力擺平一切,「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得以順利進行,也解不了燃眉之急。根據施政報告提出的時間表,「明日大嶼」首階段填海工程最快要二○二五年才能夠展開,首階段住宅單位更要等到二○三二年才能夠入伙,試問人生能有幾個十年?無殼蝸牛豈不是只能成為涸轍之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