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種樹都不會 這個政府實在廢

颱風山竹已離去數日,港府的善後救災工作仍然「倒瀉籮蟹」,激起民怨滔滔。究其原因,除了官僚作風,消極怠工,也因為今次塌樹太多,垃圾處理量驚人,而大樹紛紛倒下,不敵風力還在其次,癥結在於港府根本就不會種樹。

有「樹博士」之稱的學者詹志勇連日觀察塌樹的情況,診斷出兩個病因。首先是當局不會規劃樹木種類,今次倒塌最多的是洋紫荊及羊蹄甲,而這兩種樹也是歷次風災的重災區,令人氣結的是,港府不是吸取教訓,選擇其他能抗風的樹種,而是冥頑不靈,繼續大量種植這兩種樹,而且偏偏種在當風的地方,結果颱風一來就「兵敗如山倒」。幸虧港府是不會種樹,若是當將軍指揮打仗,明知前方士卒成片倒下仍叫人往前衝,那真是「死得人多」。

港府種樹不得其法,也是造成大批樹木「陣亡」的重要因素。正如詹志勇指出,本港樹木的生長土壤空間有限,標準是一立方米,很多樹木的根部被困在體積細小的土壤裏,有如栽在花盆中,根部無法向深處及遠處伸展,堪稱「頭重腳輕根底淺」。今次風災中不少大樹被連根拔起,不難發現被扯出的根部大多呈正方體,顯示根部被困死。加上土壤質素差劣,有八成是沙石,裏面含有建築廢料,鹼性重而有機質少,樹木營養不足,不可能健康成長。所以,別看街道上綠樹成蔭,其實大多是病樹危樹,自然是不堪強風一擊。

退一步說,即使樹大根深,也未必能抵擋十號風球的威力,不少樹木被攔腰折斷,證明不是根部發育不良,而是風力過強,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道路兩旁種植大樹是否合理?須知本港道路普遍狹窄,一棵樹塌下橫亘道中,足以阻礙交通,何況成片大樹塌下,清理需時,這就是災後首日全港復工釀成交通大癱瘓的關鍵。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個道理古人早已知之,可惜港府高官蒙昧無知又剛愎自用,導致每次颱風一來必成災的狀況。有人建議,可將大樹種在山腳或山上,美化環境之餘又不會影響交通,而街道兩旁應該廣植小樹種或灌木,抗風力較強,即使被風吹倒,也不會佔用太多空間,不至於「一樹當道,萬車莫開」,對行人的安全威脅亦大減。問題是,港府聽得入耳嗎?有過必改嗎?

可以見到的是,當年赤柱塌樹壓死大學生,「樹出多門」廣受詬病,港府於是成立樹木辦,美其名曰統籌管理全港樹木,實則九龍治水、互相扯皮的痼疾並未解決,塌樹殺人不絕如縷,樹木辦因此有「廢柴辦」之譏。不可不知,當年樹木辦由發展局牽頭成立,時任發展局局長正是今日貴為特首的林鄭月娥,同一個簡單如八達通都不識使用的人談科學種樹及管理,與對牛彈琴何異。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港府種樹都種得一塌糊塗,香港亂象叢生又何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