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海洋污染問題嚴重,海底更有不少被稱為「鬼網」的棄置捕魚網,破壞海洋生態,並對海洋生物造成誤捕等威脅。有環保團體與設計品牌合作,全港首次將收集得來的四十公斤鬼網,循環再造成衣物配件,變成鈕扣等,成本更比使用全新材料低兩成。團體批評政府過往在處理鬼網問題上多採取被動策略,收到舉報才安排清理,促請政府就廢棄魚網作調查,以了解其分布。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經理(海洋保育)楊松頴受訪時表示,據該會以往進行過的海底清潔活動發現,魚網碎片是十大常見的海底垃圾之一。曾有本地鬼網研究發現,鬼網在珊瑚區中的密度最高,估算每年有逾一千公噸海洋生物被廢棄魚網誤捕。楊又指,鬼網或會將珊瑚扯碎,更會影響其光合作用,破壞海洋生態。而目前撈起的鬼網多會送至堆填區,對堆填區同樣造成負擔。
WWF今年八月試行魚網回收行動,在長洲收集了約四十公斤鬼網,並與本地設計品牌「OOObject」合作,將尼龍等質料的鬼網,經清理、溶解、冷卻等工序,變成褲鈕、扣子和繩珠頭。OOObject創作總監林紀樺指,尼龍等原材料成本高,而鬼網數量多,回收效率更可達九成,故可減低成本。鬼網亦可再造成不同產品,如波鞋、泳衣等。而該批衣物配件會於本月六日至七日的「時尚高峰」會議中展示,藉以提升大眾對鬼網的關注。
楊松頴指,目前WWF計劃為經驗較多的潛水人士提供培訓,讓他們在潛水過程中遇見鬼網時可透過應用程式協助記錄其位置、物料及對環境的影響等資訊,完善通報機制,為棄網進行定位,預計相關程式可於明年推出。WWF亦於今年六月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香港城市大學合作,進行「鬼網清理及安全工作坊」,教導廿多名潛水員清理鬼網的技巧。楊又稱,外國已有技術探測海底廢棄魚網,如旁測聲納系統,建議港府引入技術,提高清理效率。
記者黃金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