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惡鄰不如友邦

馬來西亞政局五月變天後,與中國的關係便成為亞太角力的一個焦點。九十多歲再任總理的馬哈蒂爾是政治強人,選舉前對中國惡言不少,日前訪華後,雖取消兩項中國的投資項目,卻定調馬國對華新立場:我們接受中國是個強國,因此我們不能對中國宣戰。

馬哈蒂爾不宣戰的行動,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他雖然宣布取消總值約二百億美元的東部沿海鐵路及沙巴天然氣管道項目,但事前與中方會商,獲中國同意;二是他宣稱馬國與中國維持良好合作關係;三是南海問題的表態,他明確指出:「中國稱那海域(南海)是他們的,包括那些島嶼,但我們又何必去挑釁他們?」他甚至不贊成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作出挑釁行為。

對華態度大變,是馬哈蒂爾這次訪華給國際觀察者的最大衝擊。曾高呼「中國人搶走了我們資源」的他,在民粹支持下擊倒執政逾半個世紀的前朝政體,誰料接掌江山後,政治老人卻收口了,到中國坐過高鐵,參觀了阿里巴巴總部和內地城市、民生建設後,他進一步軟了。馬哈蒂爾說:「你或許不喜歡中國,但事實上中國就在這裏,而且是一個非常強大、富饒的國家。」因此,馬國對華政策已變調為不對抗、不挑釁、求互利。

最令人震撼的是其南海立場大轉彎。身為東盟成員國之一,馬來西亞在南海問題上雖言中立,但其外長早前還指中國長期欺壓鄰國。可是,這事在訪華後的馬哈蒂爾眼中,卻是只要保持南海通航自由,最好停止互相挑釁,尤其是不在南海域內的美國,更不應有挑釁行動。

有人在乎馬哈蒂爾取消了中國的投資項目,對其是否友好抱有疑慮。然而,國與國之間,經濟利益非為大,在國際關係、軍事外交、疆土紛爭等面前,對友邦應有新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