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公院精神科醫生荒 患者求診排三年

患有躁鬱症的歌手月初墮樓身亡,引起全城嘩然,令人再度關注相關病患者的處境。然而,精神專科服務需求每年遞增,平均每年有近五萬新症數字,求診等候更可長達近三年,患者和康復者一直面對求醫難和社區支援不足的困境。公立醫院上年度精神科醫生流失率高踞第三名,前線人手壓力爆煲,有病人直言每次見醫生僅五分鐘,低於標準。關注組織批評,向政府爭取超過十年,至今沒有健全的精神健康政策,感十分失望。

本港精神衞生政策一直為人詬病,連環爆煲。現時七個公立醫院聯網的精神科門診,其中穩定新症輪候時間最長達一百二十五個星期,平均亦需約九十五個星期,最短亦要等候四十八個星期。新症輪候時間持續高企,與前線醫生流失率高不無關係,精神科醫生流失率在一七至一八年成為第三高,九龍東聯網的精神科流失率最嚴重,其次為港島西。

未詳述治療方案 患者難知病情

輪候時間長,診症時間同樣十分有限。躁鬱症患者鄺志輝(Gary)表示,入住葵涌醫院時,醫生診症時間短促,「醫生一個禮拜嚟睇我三次,每次都係唔夠十分鐘,情況穩定啲嘅患者一個月先見到醫生一、兩次。」Gary 又稱,醫生對於其治療方案及用藥方面均屬「蜻蜓點水」,沒有詳細解釋,令他難以得知病情。

另一名躁鬱症患者關靄詩(Icey)亦指,自患病以來多次進出醫院,如今每兩個月往東區醫院覆診,每次見醫生時間僅五分鐘。但醫管局一四年起設定八分鐘的診症時間為基準,專科診症時間則因應臨床情況而有所不同。

組織批政策不健全 乏社區支援

醫管局去年資料顯示,現時為近十五萬名成人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療,當中約三成為嚴重病患者,而公立醫院三百多名精神科醫生,卻要承擔全港九成服務,前線人手緊張,耽誤病人的診治時機。有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透露,每日需與多達四十至六十名病人會面,「五分鐘診症時間」所言非虛,工作量不成比例,亦令前線醫生心力交瘁、影響專業判斷,難讓服務質素達標。「醫患之間溝通不足,建立唔到信任嘅關係,冇機會深入了解病人嘅真實需要。」

另外,患者和康復者不但求醫難,社區支援不足的困境亦似乎未見改善。「起碼向政府倡議咗十年,至今都冇一個健全嘅精神健康政策。」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服務發展主任楊彥琳無奈道,社會對精神病的認識不夠,令他們難以融入社區,政府的服務過於分散,應在就業、安老、住屋和醫療等方面建立更完善系統。

嚴重患者在病情穩定下可以重返社區,醫管局的個案管理計劃為居於社區的嚴重病患者提供個人化支援。截至今年三月底,該計劃為大約一萬六千名相關患者提供服務,只佔總人數的三成半,而個案經理與病人的比例平均已接近一比五十。

社署設中心 服務名額供不應求

社署亦在全港設立了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區內的精神病患者和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提供支援,當中有中心至今未有永久會址,要租用遠離社區的商廈。「呢啲中心嘅社工就係負責搞吓活動畀啲會員參加,但係會員太多,名額好快就爆,我未試過可以參加到!」Gary嘆道。而Icey亦表示從未參加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活動,「啲活動通常喺平日下晝,撞晒返工時間。」

「唔好等有不幸事件先關注問題」

「政府唔好等有不幸事件發生先關注問題,代價好沉重。」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批評,政府未有正視前線人手不足的問題,輪候時間過長容易惡化病人的病情,建議政府可考慮公私營合作以紓緩公營醫療系統壓力,同時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區支援服務。

醫管局發言人指,醫護人員會與區內社區夥伴合作,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相關支援。社署發言人回應道,於一○年起在全港設立共二十四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由政府每年投放逾三億元營運。至今仍有九間中心處於不同的規劃階段,會盡快落實永久會址的地點或投入服務時間。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