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祖國推行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全國各地均有不同的紀念活動。事實上,在改革之前,國內經濟條件惡劣,可用「一窮二白」來形容,部分群眾就連溫飽也成問題。直到今天,國內經濟發展迅速,物質和文化生活都充實起來,而一切的變化也是源於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國家十三多億人口,只用了四十年的光景,國家發展便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成果來之不易。國家亦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濟發展的成就。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建議將黨和國家的精力轉至發展經濟,而領導人鄧小平亦提出「解放思想,實是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為中國引入市場經濟元素提供基礎。改革開放,是中國人自我實現富強而走出來的道路,也是當時社會主義陣營中獨特的方向。今天看來,市場經濟元素滲透在國內每個生活的範疇,但在改革開放之初並不是如此理所當然,一切也得「摸着石頭過河」,以實驗性思維進行多番的嘗試。
於改革以前,中國經濟結構以國有及集體所有制為主,生產資料集中於公有部門,不利提升生產的原動力。改革開放,就是於農村的生產模式中,容許個人及家庭製造業的設立,以自負盈虧的方式推動「包產到戶」政策。八十年代的廣東農村,一轉眼就讓製造業工廠林立,改變農村群眾的經濟來源。至於城鎮發展,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直接招商引資,提供各項土地及稅務的優惠,使境外投資者紛紛前來中國投入生產。
直到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下考察改革開放的成果,期許廣東按其「生產力為基礎的發展觀」,爭取成為亞洲的經濟重鎮。鄧在南巡期間,肯定過去改革開放的成果,並將開放模式擴展至全國實踐。走過九十年代,雖然在國企轉型及城鎮化的過程中,產生過一連串社會問題,但群眾生活質素基本得到長足的發展。及至二○○一年,中國宣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地位提高之餘,也向高質素及服務行業繼續邁進,成為今天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
四十載的來去,香港一直在改革開放中擔當着重要角色。於開放計劃初期,內地最快捷獲得外資的途徑,就是通過港商的投資。約在八十至九十年代,粵港合作利用「前店後廠」的形式發展輕工業,以珠三角作為工場後台,香港作為零售的窗口。當時,由港商提供廠房設備、材料及樣辦,並負責銷售的工作,而內地則提供廉價土地及勞力,俗稱「三來一補」。
此外,在內地實行城鎮化的過程中,亦吸取香港的經驗及模式,通過賣地增加地方的財政收入,繼而提供更完善的基建設施,以加速經濟發展。同時,早期港資企業通過內部調配人手,將香港員工分派至各地發展業務,為內地引入高質素的管理模式及經驗。時至今天,內地的企業在服務水平及管理效能上,仍在向港方或外地取經,可見香港在其中的角色。
另一邊廂,香港多年來擔任着內地的集資窗口,為中資企業提供上市服務,有助吸引外地資金投入內地,擴展規模。另外,香港長期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為內地企業提供有效的外匯途徑。適逢中央政府對珠三角進行新一輪的規劃,提出大灣區整體宏觀的發展藍圖,而香港亦為當中重中之重的城市,地位可說未曾褪色。
今天,香港面對地少人多本地市場細的挑戰。香港融入國家大發展,成為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既令國家發展持續成為香港經濟動力的火車頭,亦能為香港問題尋出路。香港有些人不明白改革開放的意義,又不清楚香港在其中的角色,經常喊着香港將被邊緣化的論調。但我相信只要多看歷史,就能夠更體會當中時代的意義,讓港人可以不卑不亢地籌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