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開打,波及全球各大經濟體,觸發世界貿易戰,本報特別設立「貿易戰圍觀」評論版,邀請專家、學者、政經界人士深入分析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及各行各業的影響,讓讀者從不同角度及切入點,加深對貿易戰的認識。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近日雙方都有加碼,令金融市場出現極大震盪,不少人看淡前景、信心崩坍。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拗手瓜,當然是影響世界局勢的大事,但若日日喊驚,商界瀰漫經濟衰退將至、結業倒閉接踵而來的言論,只會令香港墜入悲觀漩渦,沒被貿易戰打殘,反被自己先嚇壞。
近日美國不斷加碼,顯示白宮開始急了,但特朗普將中國出口的二千億美元貨品由原來徵稅百分之十,加至百分之二十五,叫價雖然很高,能否落實還要問過當地消費者。
中國是世界工廠,但東南亞的廉價貨工廠也很多,為甚麼美國發動貿易戰以來,當地消費市道卻頻聞加價聲?因為當地的消費品反映了入口貨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可見,中國製品始終是當地產業及消費者的龐大需求,當加稅導致的加價愈來愈多、愈來愈高,當地消費者真的會忍嗎?
中美交手,香港難免受影響,但香港的製造業份額日漸減少,較受影響的估計以服務業居多,現在的香港經濟增長處於十年最高速,失業率創新低,政府財政稅收豐厚,這些環境都為本港提供了應對貿易戰的儲糧,挺過這場可能會持久的貿易戰,關鍵是有信心和沉住氣。若遇波浪便喊驚,盲目悲觀、自亂陣腳,過敏看待大國交手的談判策略,最終只會令香港經濟由穩定走向脆弱,令原本只是喊驚的經濟衰退預言成真。
近日,最低工資進入談判期,不少商會堅持最低工資不變,原因或藉口就是貿易戰,可是,市場上同時發生的事,卻是樓市仍然火熱上升,公務員加薪遠超通脹,上市公司發布業績仍是賺錢為主旋律,商界代表用貿易戰的理由壓低最低工資的增長,根本不符當前的經濟局勢,也對不起普羅基層打工仔。
香港是自由經濟的橋頭堡,若貿易戰才動刀,香港便腳軟,實在貽笑天下!此時此刻,香港產業界應該穩住大局,加強人力資源質素和科研水平,為下一輪創造增長儲備動力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