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美國與歐盟早前還為關稅問題大動干戈,擺出各不相讓的姿態,詎料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會面,形勢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特朗普不僅在推特發表「我們彼此相愛」的肉麻宣言,白宮更引述容克承諾,歐盟將協助美國對付中國。很明顯,美歐同盟已經成形,中國只能拋棄幻想,孤軍作戰。
美國日前與歐盟達成貿易戰不會升級、同意就取消貿易壁壘進行磋商等共識,而作為回報,歐盟同意短期內購買大量美國大豆和液態天然氣,特朗普更乘機向支持者吹噓「讓農民再次偉大」,一場山雨欲來的大西洋貿易戰似乎已化干戈為玉帛。儘管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歡迎,其實有苦自己知,美歐結盟意味的是中國腹背受敵,拉一派打一派的如意算盤打不響,形勢正朝着不利中國的方向發展。
可以看見,面對美國的貿易霸凌、單邊主義,中國向來的態度是不惹事、不怕戰、不懼戰,力圖將中美貿易戰塑造為開放與封閉、多邊與單邊、合作與孤立、共享與獨贏的對決,爭取國際輿論支持,並積極拉攏歐盟站在自己一方。事實上,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得罪了一票歐洲盟友,尤以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特朗普最貌合神離,國家總理李克強本月初適時訪問德國,與德國企業簽署總值二百億歐元的合作協議,正是伸出橄欖枝的善意舉動。
可惜金錢買不到真正友誼。正如我們一早指出,中歐在核心價值、政治制度、人權、市場准入等方面分歧極大,歐盟對中國一直抱有戒心,跟美國一樣不滿中國市場未完全開放,同樣痛恨中國強迫外企將知識產權轉移,甚至為美國向中方施壓而內心竊喜,暗暗叫好。由此可見,指望歐盟與中國真正結盟不切實際,歐盟在這場大戰中,只想利用中國與美國討價還價,左右逢源,他們最樂意看見的是美國集中火力對付中國,攻開中國市場大門,坐收漁人之利。如今歐盟一方面收取中國經貿上的好處,一方面在中國背後放冷槍,驗證了本報所指,美歐始終是「一家人」,怎麼吵也不可能真正反目,中國這個「外人」斷難介入其中。
一計不成生一計。中國一直急欲將貿易戰戰場搬回世貿組織,通過仲裁和協商,迫使美國收斂單邊主義政策。但別說特朗普絕非省油的燈,世貿早前更明言這裏絕非解決中美糾紛的場所,指望其主持公道,無異於緣木求魚。更何況,特朗普「退群」成癮,曾威脅退出世貿組織,加上歐洲、日本都向世貿投訴中國違反競爭條款,倘歐美日聯合另起爐灶,甚至重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與《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並最終達成協議,不僅將世貿邊緣化,中國由經濟到軍事皆被全方位圍堵,才是最大的噩夢。
其實單是貿易戰,美國就比中國擁有更多的彈藥。中國對美貿易是一年五千多億美元,而美國對華出口則是一千三百億美元,當美國發動第一回合貿易戰,對五百億美元中國貨徵稅,中方還可以對等還擊;當美國發動第二回合攻勢,向二千億美元中國貨徵稅,中國已無法對等還擊;一旦美國發動第三回合攻勢,對總值五千億美元中國貨下手,中國已無子彈可用。何況美國還有南海牌、東海牌、台灣牌可打,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數日前才在五角大樓會見到訪的越南國會副主席,雙方同意加強國防合作,維護地區安全,這些動作衝着誰人而來,不言自明。
目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南非出席金磚五國峰會,明顯欲借助金磚力量抗衡貿易戰,同時開拓「一帶一路」市場亦在全速進行。合縱連橫既然對歐盟行不通,轉變方向也就無可厚非,問題是,這些國家也是各懷鬼胎,金磚五國之一的俄羅斯在貿易戰的態度就十分曖昧,儘管這些年中俄雙方來往頻繁,但正如有人質疑,中國能從俄羅斯進口的貨物都已經進口了,還能從俄羅斯買甚麼?更不必說俄羅斯近年也受到西方制裁,貨幣大幅貶值,消費力不強,不可能擔當填補中國出口市場空缺的角色。至於印度近年頻頻與中國爆發領土爭議,更不可能真心讓中國好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又大都是「窮親戚」,但求向中國索取高額利益,中國難望取得對等回報。
當然,這不是說中國只能被動捱打,相反,中國手上仍有不少籌碼。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國,而稀土是製造半導體等精密元件的原材料,若限制稀土出口,美國晶片企業同樣即時休克;而自貿易戰開打以來,人民幣已貶值百分之五,足以抵銷部分關稅,若中國狠下決心,大幅貶值達一成,更可將貿易戰的損傷消弭於無形。更重要的是,中國持有逾萬億美國國債,是最大持有國,一旦拋售美債,威力形同「核彈」,勢必炸毀美元信用。更不可不提,北韓是中方手上另一王牌,金正恩趁着兩韓簽署《韓戰停戰協定》六十五周年,向戰爭中陣亡的毛澤東之子毛岸英的墓地獻花,這個舉動不是偶然,而是精心部署,目的是告訴世人,兩國血盟牢不可破,特朗普以為與金正恩見一面就能化解朝核危機,那是太傻太天真。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無可否認,特朗普擅長極限戰略,利用對手弱點窮追猛打,務求迫使對方跪低,這一招似乎初見成效,但中國的舉國體制具有強大的調節力與抗壓力,也是抗衡美國的最大本錢。球再次丟到中國腳邊,這場貿易戰鹿死誰手,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