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安居才能穩定

內地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史,就是大發展、大建設,在住宅建設方面尤其大氣魄。北京市宣布未來五年建房一百五十萬套,上海市計劃未來幾年建房一百七十萬套,深圳市決定在二○三五年前再建一百七十萬個單位。

積極為居民提供住所,不僅是安居才能樂業,也不止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為了社會穩定,為了江山永固。當人人都有房住,人人有錢賺,人人對未來有希望,還有誰願意上街遊行、上山造反?不管外部勢力如何唯恐中國不亂,都是枉費心機。

香港回歸二十一年,混亂二十一年,說到底就是沒有解決經濟與民生問題,房屋問題更是焦點。當年老董提八萬五計劃,堪稱着眼長遠,可惜得罪地產商,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結果尚在紙上談兵的八萬五竟然成為房價大跌滿街負資產的元兇。八萬五最終胎死腹中證明港府的無能,也反映港人的眼光短淺,終至埋下今日禍根。

雖然梁振英提出十年房屋大計,但為時已晚,公屋上樓時間愈拖愈長,私樓價格高處未算高,年輕人如果沒有「父幹」,基本上上車無望。正如有人說的,當年輕人連私密空間都冇,怎麼可能不心生怨憤?怎麼可能不上街反政府?別有用心者將香港的問題歸咎於回歸,歸咎於沒民主,歸咎於中央,自然有了「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