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貴族化早就不是新聞,學費不菲的直資和國際學校與優質教育畫上等號,同時造成有錢有得讀、無錢無得讀的不公平現象。究其原因,表面是教育局把關不力,對學校飛擒大咬有求必應,根子是本地教育制度失敗,令人沒有信心,最終受苦的必然是不得其門而入的清貧子弟。
這些年,傳統名校紛紛變身直資,而且幾乎年年調高學費,本學年就有一百四十多間直資學校、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獲批加價,有的一加五成,令人咋舌;有的每年學費逾二十萬元,堪比大學。教育局美其名曰有嚴格的審批制度,但到底如何嚴格審批,外界無從得知。申訴專員公署決定主動調查教育局的審批準則和程序,以及監管學校收取學費的制度是否不足,不可謂不及時。
撇開國際學校和私校不談,直資學校大都是由津校變身而來,其「既是津校又是私校」的特殊身份,一方面有資源和彈性提供優質教育,另一方面亦造成黑箱作業等亂象。正如家長指出,直資學校幾乎年年加價,而且每間學校的學費差距懸殊,家長根本不了解校方釐定學費的準則,亦難以為未來數年學費作出預算,簡直是有苦自己知。
的確,現行的學費審批制度一點也不透明,早年審計署亦曾批評直資學校帳目混亂、管理不善的「十宗罪」,證明亂象存在已久。所謂慈母多敗兒,直資學校儼然無王管的獨立王國,正是教育局有權不用,不監不管所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教育局明縱暗護下,直資學校增加的不僅是學費,更是無形的高牆:牆內是富裕家庭的子女,牆外是望門興嘆的基層學生。
當然,亂象叢生的不止直資學校,國際學校亦不遑多讓,有些學校規定入學前家長必須購買巨額債券,衍生不少財政亂象甚至官司訴訟;也有學校為了「吸金」,收取本地生的比例愈來愈高,視教育局不多於三成本地生的規定如無物,國際化徒具虛名。當年特首曾蔭權爵士送地送錢求英國名校來港設校,完全不顧身份,醜態百出,更是埋下國際學校無王管的禍根。
問題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直資和國際學校學費高昂,家長依然趨之若鶩,孰令致之?多年來,教育政策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家長及學生淪為「白老鼠」,不少本地學校教師的質素更是令人大搖其頭,不是粗口爛舌就是鼓吹港獨,有些連中英文考試都不合格。在家長眼中,直資與國際學校是優質教育的代名詞,甚至被視為「教育逃生門」。如果本地學校能令家長放心,如果教育政策能令家長信任,貴族學校能如此吃香嗎?
在高度商業化的香港社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還未夠,讓孩子「贏在射精前」才是王道。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育貴族化只會變本加厲,清貧子弟向上流只會更加渺茫。香港貧富懸殊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跨代貧窮沒完沒了,教育不公平是當中關鍵,恐怕申訴專員公署也無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