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憂填「特殊教育編號」損入讀機會

【本報訊】政府推行融合教育至今逾廿年,務求讓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在主流學校接受教育,教育局提供多項資助予學校推行校本支援服務。但有機構的調查發現,六成二受訪家長為子女申請小一入學時,未有填報「特殊教育編號」,近四成家長擔心一旦申報會影響子女入讀的機會,亦有二成三家長擔心子女會被老師歧視。

教育局前身的教統局○六年起以「三層支援模式」向主流學校提供不同級別的資助額,為有不同程度特教生提供學習支援。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智愛家長會指出,制度推行至今已十二年,當局仍未規管學校必須向家長交代其子女所獲的支援服務,不少家長感到迷惘。

該會在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期間,以問卷調查形式訪問了一百一十四名家長,他們的子女均於去年九月入讀主流小學一年級。近八成七的受訪家長表示不知道其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子女,在升小後屬何種支援級別;近五成八的家長認為學校的資訊透明度不足。另有六成七的家長對子女學習情況感到不放心;約六成的家長對子女的社交行為表示擔心。

倡分開申報程序及小一申請表

該會建議當局檢視及改善特殊教育編號的填報機制,分開處理申報程序與小一申請表,減低家長的疑慮;當局又應加強監察「校本支援計劃」,為學校提供清晰指引,提升支援服務資訊的透明度。

家長Pingu的兒子正就讀小一,早前被診斷言語發展遲緩及專注力不足,在學前曾接受到校服務,每月接受約四次言語及職業治療,但升小學後只剩每月一次治療。她指兒子升小後出現服務落差,亦不了解他在三層支援模式中屬哪個級別,認為當局有必要改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