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香港人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最大的認知錯誤是以為一切依舊,以為珠三角還是港商加工貿易為主的時代,以為香港還可以在金融服務物流方面分一杯羹。甚至有些人以為,任你深圳廣州怎樣發展,香港還是有着巨大的制度優勢。大灣區的發展是學香港,要打開對香港的邊界,讓香港繼續享受超國民待遇,但當然不讓內地人來香港,以此來保持香港制度的純淨性。
這樣的認知包含了眾多錯誤,最關鍵的是無知,不知己也不知彼,更不知今天的香港是幾十年演化轉變而來,靠的是眾多新移民努力打拚創造,而不是英國人欽賜或施捨得來的。香港不能閉關自守,以為守着英國人遺下的制度便可自保,單以深圳廣州經濟發展規模超越香港便可看到此消彼長的變化。香港雖勝於台灣,因為有內地資金、企業及人才進入,但社會貧富懸殊嚴重、中產下流化,以及青年發展機會減少已響起了警號。
人望高處,水向低流。深圳及廣州的生產總值、生活條件和個人發展機會已開始超越香港,全國包括香港的人才會慢慢流往當地,海外的人才亦將集聚廣深,產生出更大的協同和網絡效益。香港若守不住人才,怎樣尋求發展呢?佔領行動除了有外國勢力介入外還反映本地問題,政府與社會怎可以不改現狀、不求發展便諸事大吉?
香港是否要回到五十年代前的落後情況,那些無知的人始會大夢初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