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食品含鹽量高,不利健康。香港大學去年六月分析本港市面超過二千款較受歡迎的加工食品營養標籤,發現部分產品含鹽量極高,比世衞建議的每日攝入上限五克超出百倍。有營養師估計,全港約六成市民的鹽攝取量超標,容易導致高血壓及心臟病等病症,港大生物科學院與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昨日發布一個新手機應用程式FoodSwitch HK,用家只需簡單掃描預先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籤條碼,程式便可根據產品的脂肪、鹽、糖等成分以紅綠黃燈評分,配以星級總結,消費者可根據資訊比較同類產品的營養成分,買得健康、吃得健康,該程式供市民免費下載。
香港大學去年六月從本港三大超市收集約一萬三千款食品及飲品,並抽取超過二千款加工食品的營養標籤資料作比較,有關食品涵蓋粉麵、加工肉類、加工魚類及醬油等。研究發現,最高鹽分的鹹魚每一百克含十六克鹽,超出世衞標準的鹽攝入上限百分之三百二十;含鹽量屬中位數的加工魚每一百克有一點五克鹽,佔攝取上限百分之三十。不少市民常進食的即食麵,最鹹的每一百克含二十克鹽,即吃一份便已超標,而中位數的即食麵每一百克含三點五克,亦達每日建議上限的百分之七十五。
港大食物及營養學助理教授雷震宇表示,人體每天攝入的鹽分並非只限於煮食時添加的鹽分,加工食品中存在大量鹽分,容易令人體攝取量超標,攝入過量鹽,容易導致高血壓,同時引發中風及心臟病等。雷強調,西方國家的營養資訊發達,市民知道攝取過多鹽對身體不好,而本港主要靠進口食品,難以叫停生產商控制食品加工分量。
雷震宇表示,FoodSwitch HK可讓市民比較各類產品的營養成分,作出有益健康的選擇,「由平時食好鹹的食物,轉食沒有太鹹的。」市民只需使用應用程式掃描食品包裝的營養標籤條碼,程式便會根據食品的總脂肪、鹽分、糖分及卡路里等,作出評分及總結。首個FoodSwitch手機應用程式於六年前在澳洲發表,其後在印度、英國、中國和美國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