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共廁所乾淨與否反映旅客對城市的觀感。早前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向特首提出「公廁革命」,更點名批評中環街市的公廁衞生情況惡劣。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特意撰文「積極跟進」問題,市建局於上月已改善中環街市公廁的抽風系統,又安裝離子空氣淨化器「辟臭」,稍後更會提升內部設施。他又透露,自己早前途經中環街市的時候,曾刻意走進公廁視察,「實測」公廁異味及地面濕滑問題,已經大有改善。
韋志成昨於網誌指,中環街市原本有兩個公廁,市建局接手保育活化工程後,其中南面近皇后大道中的公廁進行諮詢後已拆卸,剩餘現在近德輔道中的北面公廁仍開放使用,直至在二樓的廿四小時行人通道新公廁落成後,北面公廁才會關閉。
他解釋,由於北面公廁是舊式設計,無專屬抽風系統和排氣管,令公廁異味難散,而尿槽、洗手盤已使用多年,出現破損,容易藏污納垢,又難以清潔。
為了衞生及不影響途人,市建局上月起已陸續改善抽風系統,安裝大型抽濕機及離子空氣淨化器,保持公廁乾爽和減少細菌孳生,有關工程已完成。
他又指,市建局本月底前會更換公廁內所有尿槽及洗手盤,改為更耐用的不銹鋼廁具;工程期間,承辦商只會在深夜或清晨時段臨時關閉公廁。市建局亦會考慮在將來廿四小時行人通道的新公廁落成後,加設智能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