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教育短板不解決 人心怎麼能回歸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這是宋代詩人李覯的《鄉思》:人們說落日盡處就是天盡頭,可是望到天盡頭依然見不到家;青山阻隔本已令人遺憾,何況青山還被暮氣籠罩。這不正是當今香港的寫照嗎?

香港回歸逾二十年,人心卻遲遲未能回歸,可謂「望極天涯不見家」;時至今日,懷着「戀殖」心態者大有人在,不少年輕人對國家民族毫無感情,因此產生反中情緒及港獨思潮,顯然就是「碧山還被暮雲遮」。為甚麼會這樣?答案很簡單,教育失敗是主要原因。

港澳辦前主任王光亞早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港澳青年教育是「短板」,短期要取得明顯成效不容易,因為「過去欠的債很大」,中小學至大學這個教育陣地「培養的年輕人對國家漸行漸遠」。

沒錯,教育「短板」正是香港問題特別是青少年問題的主要根源。新華社香港分社前社長周南也曾經指出,香港經歷了一百五十年殖民統治,四、五代港人已被殖民主義「洗腦」,不推行國民教育等同剝奪年輕人認識祖國的權利,不應該也不能被容許。

事實上,英國管治香港一百五十年,殖民教育早已植根香港社會,各個領域都留下深深烙印,這是歷史因素使然,不足為奇,怪就怪在回歸後不僅沒有清除殖民餘毒,反而全盤照收,導致後患無窮。試想想,香港教師大多受過殖民教育洗腦,現在又反過來向學生洗腦,年年如是,代代相傳,年輕人怎麼可能有國家民族觀念?又怎麼可能不漸行漸遠?

殖民幽靈 揮之不去

毫無疑問,香港教育至今無法擺脫殖民主義陰影,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港府及中央的責任。回歸後教育政策荒腔走板,中史科被邊緣化,國民教育又半途而廢,許多年輕人對過去一無所知,既不了解中國飽受列強欺侮的百年歷史,也不清楚香港被英國武力強佔的黑暗一頁,加上部分教師誤人子弟,以及反中亂港傳媒長期荼毒,年輕人被洗腦而不自知,以致思維混亂,習非成是。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好像香港這樣,脫離了殖民統治卻依然保留着殖民教育,脫下了殖民外衣卻依然供奉着殖民幽靈。難怪有位京官曾經慨嘆,香港沒有依法「去殖民化」,讓一些本應放在博物館裏的東西跑出來招搖過市,部分更被奉為金科玉律。實際上,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有國民教育,美國等西方國家更是從小就對學生灌輸愛國思想,唯獨香港的國民教育被視為洪水猛獸,遲遲無法推行,實在不可思議。反對派阻撓國民教育,那是逢中必反的基因作祟,具有政治目的,不值得大驚小怪,最大的問題是港府敷衍塞責,一遇反對即跪低,而中央竟不聞不問,放任自流,可謂奇哉怪也。

正因為教育方面「欠的債很大」,才會導致人心無法回歸,也才會衍生反中情緒及港獨思潮。可以見到,近年各大學校園烏煙瘴氣,光怪陸離,或宣揚港獨,或鼓吹暴力,或衝擊校委會,或佔領語文中心,或侮辱師長,或辱罵同學,或玩淫賤迎新,簡直是禮崩樂壞,斯文掃地。部分教師不務正業,部分學生無心向學,象牙塔內擺不下一張安靜課桌,格物致知從何說起?

撥亂反正 教育做起

墨子說:「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香港問題的主要根源在於教育「短板」,中央顯然是瞭若指掌,關鍵在於如何解決,如果知道病因卻不敢施藥動手術,豈不是只能坐以待斃?歸根究柢,香港要撥亂反正,中央要落實全面管治權,首先必須從反對派手中奪回教育主導權,並盡快推行國民教育,否則一切都將淪為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