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凡事政治化,連勞資糾紛也無法例外。數名爭取加薪的九巴車長突然被解僱,引發一場小型的「佔領」抗議行動,抗議者中不乏政客,有人更揚言要將今次行動變成反對派與建制派的對決。很明顯,勞資糾紛被騎劫,蛻變為下周日立法會補選的造勢宣傳,至於觸發今次工運的特大巴士事故已經沒有人關心,交通安全的焦點完全被轉移。
上月十日,大埔發生近年香港最慘烈的巴士翻車意外,致十九人死,六十多人傷,為狗年春節蒙上愁雲慘霧,也令公眾高度關注車長的駕駛態度、工作壓力以及行車安全問題,港府為此宣布成立由法官牽頭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視巴士安全問題,並取消大年初二的煙花匯演。但令人遺憾的是,差不多一個月過去,獨立調查委員會不見蹤影,而由少數車長發起的爭取加薪行動以及勞資角力卻高潮迭起,九巴方面提出的調整車長薪酬計劃被批評是換湯不換藥,而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風頭火勢之下,九巴將數名參與工業行動的車長炒魷,被指「秋後算帳」,此舉有如火上加油,激發新一輪抗議行動。
巴士車長一向抱怨工作壓力大、薪酬低,要求加薪、提高士氣,本來無可厚非,也容易得到公眾同情。但不能不指出的是,九巴有近萬名員工,更有五大工會,但罷駛行動響應者稀,足證未得到大多數員工的支持,頗有「曲高和寡」之象,箇中原因令人反思。罷駛行動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迅速引起社會關注,也可能會被質疑是為了謀求局部利益而不惜挾持公眾利益,令人敬而遠之。正如康文署轄下救生員工會為求改善待遇,一再發起「請病假」等「野貓式」罷工,結果得不到公眾支持,反而徒惹怨言。
不可不知,大埔車禍發生不久,死者屍骨未寒,傷者不堪回首,目前最值得關注的是如何提高交通安全,如何改善車長的駕駛態度,雖然加薪是其中措施之一,但改善待遇與改善駕駛態度未必能畫等號。將一場檢討交通安全的社會事件,扭轉為爭取提高車長待遇,模糊了焦點,某程度上是對車禍死難者的不尊重,也無視其家屬的感受。
而一眾政客站在車長背後,更令事件複雜化。立法會補選即將舉行,惟選舉氣氛一直冷淡,有人正愁動員力度不足,此時車長發起爭取加薪行動,簡直是送上門來,可見政客其實並非支持車長,而是別有用心。另一方面,九巴公司突然對幾名車長採取行動,授人以柄,起碼是缺少政治敏感,如今騎虎難下,可謂自取其咎。
一粒沙子看世界,一場車禍也折射出香港社會的光怪陸離。如果說當初大批市民漏夜排隊為車禍傷者捐血,展示出香港人的愛心與社會溫度,那麼部分政客利用車禍及工潮爭取曝光率,撈取政治資本,凸顯了搞政治的陰暗與冷血。事實上,任何事只要沾染政治,必然變味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