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起牆防洪被轟亡羊補牢 隨時無影

【本報訊】澳門政府無作為,缺乏前瞻性,防洪設施「得個講字」。天鴿去年強襲澳門,市面一片狼藉,澳門政府計劃在灣仔水道口建設擋潮閘,但興建需時至少數年,故政府打算先興建一條長逾兩公里「見縫施堵」的臨時防洪設施,但有指未能趕及今年風季前完成。有澳門立法會議員指,有作為政府應在規劃時制訂防洪方案,而非事後亡羊補牢,更批評政府提出的兩項長、短期防洪補救方案均未有實質時間表,隨時「無影」。

澳門政府計劃優化現有內港的防洪設施,在媽閣航海學校至林茂塘海港樓興建一段包括約一點五米高的半活動式、全活動式及鋼筋混凝土的防洪牆,全長二點一三公里,其中半活動防洪牆約三百米,全活動防洪牆約四百米,鋼筋混凝土防洪牆約六百米,其餘則會利用現有圍牆、水上街市、十六浦、漁業碼頭外牆等。不過,海事局局長黃穗文表示,由於尚需設計、判給、以至施工,工程未能在今年風季前完成。

議員:只懂「邊度浸就整邊度」

負責研究的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謝宇峰表示,優化方案決定採用可抵禦二十年一遇洪水標準,可抵擋潮高四點八米洪水, 同時會沿內港岸線布置十三座固定式泵井,以及完善各排水口防海水倒灌設施。

「政府只係想做埋呢兩年就走人,淨係話會喺內港嗰邊加防洪設施,但就問極都無時間表,都唔知幾時先真係會開始起。」曾就相關防洪設施向政府作口頭質詢的澳門立法會議員吳國昌指,內港碼頭缺乏整體防洪方案,多年來均是洪水倒灌的黑點,加上政府只懂「邊度浸就整邊度」,令倒灌情況完全沒有改善,「設施採用可抵禦二十年一遇洪水標準,換句話說即係如果天鴿呢種百年一遇嘅颱風再嚟過,澳門同樣會損失慘重,對於一個咁有錢嘅政府嚟講完全唔可以接受。」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