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香港青年與祖國共築「三業夢」

近年,香港有一小撮的青年人,對國家認知存在偏差,參與激進政治活動,出現違法佔領等極端政治行為,對特區政府管治帶來不能忽視的影響。根據香港大學一項長期追蹤的民意調查顯示,認同自己為「中國人」身份的香港市民,雖然於回歸時只有百分之十九,但隨後一直穩步上升至二○○八年北京奧運前後,數字高達百分之三十九。不過,近年可能受到多項在港的政治事件影響,有關數字回落至百分之十五,比剛回歸時的認同感還要低。

內地院校 全面支援

要讓我們的青年人更好地融入國家體制,就必須好好地解決他們的「三業(學業、事業、置業)」問題。在此,我先談談香港青年的升學情況。基於學位資源短缺,本地青年現時升讀大學的比例仍然偏低,只有百分之十八。大學學位對於各地青年來說,在職業及個人發展上均相當重要,也是維持社會穩定的一個重點。事實上,許多香港青年不是能力不足,而是由於本地大學學額稀缺,以致難以升讀大學課程。就此,我建議內地進一步開放更多途徑,吸納成績達標的香港學生就讀本科,讓他們能找到升學道路。

基於兩地文化的不同,前往內地就讀大學的港生需要適應,各地大學應主動了解及聆聽他們的需要。現時,在不同省市就讀的部分港生自發組成學生會,但卻沒有專門為香港學生而設的官方組織,使他們的意見難以向各市的學生聯合會表達。內地各所大學院校可主動邀請校內的港生,組織官方性質的學生組織,一來可使學生感到備受重視之餘,二來校方亦能從學生組織中,充分交流互相的意見,為他們在生活及學習等各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援。

另外,隨着內地經濟不斷發展,兩地薪酬的差距日漸收窄,相信未來能為在內地攻讀學位的港生,創造更有利的就業機會,以緩解香港青年在本地缺乏向上流動的怨氣。內地各市政府亦可在就業上,為於內地就讀的港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援。現時,兩地交往相當頻繁,不同地方的部門都可能需要與香港聯繫,熟悉國情及港情的香港學生將是擔任聯繫工作的合適人選。因此,各地政府的用人單位,可開設專門為港人而設的公務員職務,給予在內地的港生投考機會,使他們能融入編制之內。

優惠政策 幫助安居

另一邊廂,內地政府可鼓勵各地的大型企業,為在校的港生提供實習機會;而在畢業季期間前往院校進行招聘工作時,也可將部分優秀的港生列為重點招募對象,主動邀請約見會談面試。我相信,只要企業能提供清晰的晉升前景,許多港生將會視之為重要的發展機會,會樂於在畢業後留居內地就業。此項措施連帶吸引本來在港尋找工作的青年,將北上就業作為可行的出路,有助加強兩地就業市場的共融性。

與此同時,置業問題是跟就業和學業問題同等重要。為吸引更多港生留在內地工作,各市政府不妨推出針對港人優惠的置業政策,放寛發展商及金融機構向港人發放房貸的條件,甚至可適度降低首付貸款的比例。對於許多在外地的青年人來說,要安居才能真正做到樂業。換個角度來看,只要香港青年能在內地成功置業,擁有自己的居所,讓他們看到出路和希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青年前往內地發展事業。

最後,所謂「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而今天的「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走出來的,其中甘苦夷險,都是源於對中國深厚的國情,部分港青或許未曾體會。香港曾因歷史錯誤被迫與祖國分開,致使部分港青失去對祖國的認同,但我深信只要方法得宜,兩地緊密融合必會與「中國夢」一樣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