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快樂離港人很遠?

本屆政府首份預算案即將發表,連日遭政界窮追猛打要求派錢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最新網誌已「戴定頭盔」,指「無論在預算案推出甚麼措施,也許亦難以令所有人快樂」。

的確,市民的訴求有輕重緩急之分,政府梳理問題亦有先後緩急之分,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向來是公共資源管理者一道難題,再進一步要令七百萬市民都感到快樂,其難度更是比天高比海深,基於政治就是涉及觀感,問題關鍵在於港府高舉理財新哲學的旗幟下,在人前人後有否想方設法,真的有煥然一新的惠民政策方針。

原本在庫房盈餘爆燈下,政府只要心中有把尺,訂下日後達到某個盈餘水平,最簡單直接提升市民快樂指數,連帶政府民望亦得到提升,就是向市民直接派錢,但綜合多方消息指,政府對無針對性派錢有保留,因此各大政黨政團再開天索價,似乎結果都是「食檸檬」而回。

除了派錢,預算案有否壓抑樓市新招是另一個焦點。其實眾多協助市民置業上車、壓抑樓市建議已有人反覆提出,而政府公開的原因是避免給予市場錯誤訊息,但細心思考箇中原因,似乎與心魔有關,因為政府過去一段長時間,除了「加辣」外,對於其他建議都暫時按下不表。例如,再有智庫提出新招協助首次置業家庭上車,包括提供一筆過免償還的二十萬元補貼金,用作購買二手私人住宅;強積金存款作首次置業用途,上限十萬元,但需要加入禁售和轉讓條款等。

強積金存款作首置建議,有關方面研究多時仍未下定論,但觀乎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已發展至購買接近父母或已婚子女住所附近二手組屋的家庭,最少可獲約十二萬港元的津貼。港府高層如沒有魄力解決衣食住行衍生的深層次矛盾,快樂兩個字對港人來說,只會是愈來愈虛無縹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