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洋人的不一定掂

香港迪士尼樂園業績又見紅,在歷來第二佳收入下仍見紅,足見問題大煲。而且再一次證明,洋人的不一定掂,但一定貴,香港迪士尼樂園未來如何走出長蝕長有、蝕無止境的困局?希望不是一齣米奇的香港幻想曲!

根據香港迪士尼截至去年九月的一六至一七年度帳項,年內錄得五十一億元收入,但扣除驚人的再投資及開支,依然有年度巨虧,見紅高達三億四千五百萬元,較上一年度上升一倍有多。有比較才能計較,香港迪士尼營運十二年來,港府先後投資三百二十億元,迄今從未分過紅,更因樂園擴建要加注資本,可謂有出冇入。同樣是股東,美國華特迪士尼的條款及所得就比港府「和味」得多,該公司雖冇分紅,但年年從香港迪士尼樂園收取巨額管理費,其基本管理費及可變動管理費分別按EBITDA總值的百分之六點五及零至百分之八計算,推算每年可袋最少五千九百萬元管理費,與港府一毫子沒入袋,根本是天淵之別。

迪士尼在港是否水土不服?或言之尚早,但洋人的不一定掂,卻又一次證實了,比較對象是海洋公園。近年內地客下跌,海洋公園一樣要打逆境波,一樣要投資發展酒店、新業務,還要應對環保團體對保護海洋動物的壓力,結果呢?海洋公園要自負盈虧,即使向港府伸手,都只是貸款,保證有借有還。而且在旅遊業務外,還兼顧教育及社會貢獻,本土貨的表現的確不輸洋人貨。

迪士尼樂園的最新業績顯示,樂園酒店的住客竟有極高比例是本港市民,當港人失去新鮮感後,樂園酒店業績會否無以為繼?樂園止蝕會否更難?

兩大公園的比併,顯示港式營運方法,即抓緊本地特色、嚴控成本及出色的品牌與服務,不一定輸給世界品牌。不過,港府亦應關上再向米奇掟錢的大門,為止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