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談置業多階梯 難解拓土大問題

面對房屋問題愈演愈烈,港府推出的置業階梯多到令人眼花繚亂,惟在最關鍵的拓土問題上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這就好比麵包師傅興高采烈地設計着不同形狀及餡料的麵包,手中卻沒有多少麵粉可用,玩的還是畫餅充飢那一套。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透露「港人首置上車盤」的申請資格,家庭入息介乎五萬七千元至七萬四千一百元,最終定價將考慮申請人負擔能力以及物業位置差異等因素。首置盤是本屆政府的新猷之一,定位於居屋及私人樓之間,一度令收入較高但買不起私人樓的家庭重燃置業的希望,到頭來,首置盤只是一個先導計劃,首幅觀塘安達臣道用地僅可提供一千個單位,即使一切進展順利,最快也要三年後才能落成,相對全港大約十多萬合資格申請人士,簡直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事實上,從新居屋、白居二、首置盤、綠置居至共享房屋、光房等計劃,近年港府推出的置業或租樓大計一個接一個,可惜無一不是雷大雨小,多的不過千幾個單位,少的只有數百個甚至數十個單位,對全港無殼蝸牛大軍而言,除了「望樓興嘆」就是「望穿秋水」。以港府推出的新居屋單位為例,每次申請動輒超額數十倍以至逾百倍,中籤機率之低有如買六合彩。曾有年輕人哀嘆連續多年申請,次次乘興而去,回回失望而歸,可見輪候資助房屋比輪候一延再延的公屋上車還要難。

港府並非不知道房屋問題的癥結在於土地供應不足,早前已成立一個土地供應專家小組討論覓土方向,美其名曰就拓土優次尋求社會共識。實際上,香港是多元社會,言人人殊,指望社會就拓土達成共識根本不切實際,說穿了,所謂研究也好,諮詢也罷,無非都是「拖」字訣。更加令人莫名其妙的是,土地供應小組最後一次會議,原本計劃討論私人遊樂場用地,最終卻因為港府未能提供相關資料而作罷,港府被批評為了富豪權貴的享受而漠視公眾利益,顯然不是沒有根據。

目前全港有六十多幅私人遊樂場用地,平時只繳交象徵性地租甚至免租,這等於用公帑資助權貴,加劇社會不公平。更何況,有關土地存在使用率偏低、管理不善甚至違規等弊端。港府一方面驚呼「地從何來」,揚言「寸土必爭」,另一方面卻坐視大量優質地皮被閒置或浪費,簡直人格分裂。有人計算過,香港兩個高球會總面積逾一百七十萬平方米,僅二千多個會員,平均每人可享用近七千平方米的土地,在劏房遍地開花、連廢棄的豬欄雞舍都要住人的今天,怎能不激起民怨滔天。

新加坡面積比香港小,人口密度比香港大,但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多一倍,這足以證明,香港房屋問題只是表象,港府施政無能、沒有決心打破既得利益才是實質,而拓土問題解決不了,不管推出多少置業階梯都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