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教不善 誰之過

專上教育界近期連環上演鬧劇,肇因是浸大學生佔領語文中心及辱罵教師風波,隨後中大及港大均有民主牆留言爆粗辱罵浸大校長錢大康,學生事務處輔導長更被留言要「擊殺」,大專學界產品是否高分低能有待公眾評價,但部分人高分低德卻有辦你睇,教不嚴,教師應否問責論罰?

大學生被譽為天之驕子,人生起跑線比學歷次一批的同齡人高得多,但一四年的佔領行動之後,青年學子間卻出現一股蔑視規則、罔顧法紀,以違法、挑釁為樂事的「抗爭文化」,這股文化與幾十年前內地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造反精神類同,建制實行的,他們要反對;建制規定的,他們要打破;建制運作的,則要奪取話事權。

這股風潮為禍幾年,社會因為事涉大學生而每每包容,執法部門亦鬆手以待,司法部門更常網開一面,結果抗爭風潮愈演愈烈,大學校園相繼淪陷。港大校委會開會被圍攻、被衝擊;嶺大校董會開會亦因學生圍剿而受影響;其他大學莫不如是,學生會及各類學生組織的歪理橫霸校園,就連學生張貼冷血、辱人大字報,校方追究亦綁手綁腳。

種種現象顯示本地大學教育已經崩堤,《詩經》有「菁菁者莪,樂育材也」之句,若教育機構育出人才,天下皆樂,但若育出歪才呢?「教不嚴,師之惰」,專上教育界理應深刻反省。

本地大專院校教職員來自五湖四海,政治觀念可以不同,但奉公守法、遵德智體群美五育原則施教,是基本要求。一支球隊不能贏波,教練及領隊都會隨時被換人,那麼一間大學,學術不彰、出品的學生違法違理,甚至教職員不務正業,醉心政治煽惑,這樣的教學表現難道不應懲處嗎?從本地大學近年的表現來看,衡工量值原則似乎已不合時宜,全面檢討正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