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補選提名期開始,正式拉開世紀之爭的戰幔。泛民陣營先後六位議員被DQ,其中有四個空置的席位將於三月十一日補選。建制陣營虎視眈眈,養兵千日,矢志奪取,而泛民則守土有責,力求重奪議席,繼續掌控議會內的分組點票否決權。
建制派近期展示空前團結,各大黨派支持三大選區港島、新東及九西的單一候選人,務求匯集票源,與泛民對手一決雌雄。對比強烈的是,泛民縱有所謂初選機制,但獲勝的代表能否真正入場,仍屬未知之數,實在諷刺。
泛民陣營由兩大板塊組成,傳統泛民走溫和路線,自決派走激進抗爭路線,自佔領行動結束,意識形態與政治路線的分歧明顯,近年更進一步擴大。兩大板塊求團結合作共禦強敵,實在談何容易。泛民此際黨內有派,黨外有黨,對由誰代表整體利益參選意見紛紜。泛民擔心正選人物可能被選管會DQ,因此要有Plan B人選,偏偏就此無法達成共識,而且尋覓具知名度的代表亦有難度。倘若不能在短時間內確認後備人選,將不利選情。
泛民要炒熱選舉氛圍,可資利用的議題頗多,「一地兩檢」、《國歌法》以及「僭建門」等,絕對能夠令對手處於守勢。問題是,泛民自身的內訌,互不服氣、互不相讓,亦肯定成為對手攻擊的話柄。從勝選的層次看,參選人的知名度及政治能量才是關鍵所在,且看泛民最終出閘的人選能否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