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輔助生育 40歲前宜把握

夫婦屢試「造人」未能成功,採用輔助生育或「試管嬰兒」嘗試懷孕,仍要謹記「有仔趁嫰生」。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卅五至四十歲女士接受輔助生育治療的成功率不足四成,一過四十大關,更跌至不足一成五。男性亦有生育適齡期,有研究指四十五歲以上男性的精子數量和活動能力下降,甚至可能變畸形精子出現「兩個頭三條尾」,誕下嬰兒日後患自閉症或精神問題的風險更大。

婦產科專科醫生杜堅能昨表示,夫妻性生活正常及沒有避孕,若連續十二個月內仍未能受孕,醫學上界定為不育。他推算,香港有七萬多名婦女受不孕問題影響,但數據顯示一六年僅得六千二百人接受輔助生育治療,比例不足一成,顯示本港夫婦對輔助生育接受程度低。

夫婦同覆診 減猜疑及心理壓力

年逾卅五歲的女士,每月自然懷孕機會降至僅一成。婦產科專科醫生藍寶梅指,不育夫婦面對心理和財政壓力大,不少人未治療先恐懼,令他們對輔助生育卻步,「輔助生育唔係醫傷風感冒,落樓下睇醫生就得。」她說,不育夫婦考慮多時,仍對自然懷孕抱希望,結果可能連輔助生育治療黃金時期都錯過。接受輔助生育的女士大多屬於卅五至四十歲,愈年長愈難懷孕,她指卅五歲以上女士遇到受孕困難應盡快求助。

決定接受輔助生育後,夫婦仍面對不少問題。藍寶梅說,卅五至卅七歲女士取卵後「一擊即中」懷孕的機會為四成。過往有研究指人工受孕失敗的婦女,三成感焦慮、兩成出現抑鬱徵狀。她建議,夫婦一同前往覆診,以便醫護人員解釋治療過程及進度,減輕雙方猜疑及心理壓力。香港生殖醫學會與香港大學合辦「不育輔導專業證書課程」,培訓醫護人員為夫婦進行心理輔導。

女強人接受治療 40歲誕雙胞胎

鄭太接受輔助生育後,四年前於四十歲時誕下雙胞胎。她昨憶述,六年前朋友討論趁龍年生「龍B」,她和丈夫決定生育,當時她已近卅七歲尾。兩年內先後接受兩次宮腔內人工授精及四次試管嬰兒,怕痛的鄭太期間每天打針刺激排卵,深感不便,「約食飯要揀好的餐廳,因要確定廁所適合打針。」屢屢失敗,即使她有金融業打滾多年練成的女強人性格,仍不禁感失落,幸最終與丈夫成功誕B。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