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沉降幅度 路署「龍門」任搬

【本報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多次爆出鋼圓筒移位事故,路政署事後多番解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海堤及填海地,在工程完成後即一七年一月起,五十年內只會出現不超過五百毫米(五十厘米)的剩餘沉降,即平均每年一厘米。但本報一七年十月底向路政署查詢鋼圓筒異常沉降的事宜,該署在兩個月後始回覆,竟改口指涉事的兩個鋼圓筒「與別不同」,預計未來會沉降多達兩米,遠超先前公布的剩餘沉降幅度。

突指涉事兩鋼筒需處淤泥層

路政署解釋,為了配合屯赤連接路的隧道走線,隧道上方用作建造海堤的兩個鋼圓筒,不會與其餘八十三個鋼圓筒一樣坐落於沖積層,其底部需要位處於較淺而有碎石樁的淤泥層,以保持與隧道最少五米的安全距離,以便屯赤連接路隧道鑽挖機能經過鋼圓筒底部下方進入人工島。人工島填海工程的顧問工程師亦已預計了該兩個鋼圓筒的沉降幅度,不會與其餘八十三個鋼圓筒一樣,會出現較大一點的沉降,但有關沉降不會影響永久海堤的結構及安全。

該署又「自爆」人工島填海工程的顧問工程師及路政署委聘的獨立專家於一七年一月,根據原設計及分析監測數據後評估,屯赤連接路隧道上方的兩個鋼圓筒從一七年一月至五十年後,在沒有其他工程影響的前提下,會有約兩米的沉降。但上述的解釋,路政署從未有向外公開,該署亦沒有交代若有其他工程影響,沉降幅度會再增加多少。

降格屬「臨時結構」 欠詳細解釋

面對「鋼筒壓隧」的指控,路政署甚至將鋼圓筒「降格」,形容它們是用作海堤及填海施工階段所需的「臨時結構」,當海堤及填海工程完成後,鋼圓筒將會隨時間被自然侵蝕而消失,但該署沒有交代鋼筒會於何年何月「自動消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